胡松年(1087—1146),字茂老,生于北宋哲宗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海州怀仁 (今江苏省赣榆县)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 5篇诗文
幼孤贫,母粥机织,供他读书。松年读书过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经》。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任潍州教授,八年,经徽宗面试,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十分高兴,说:“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松年迁中书舍人,不久,除给事中、兼侍讲。高宗年间,先后自左朝奉大夫拜吏部尚书,迁端明殿学士,除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副宰相)。又进礼部尚书、参知政事。胡松年积极抗金,并在军队建设、选用人才、对金斗争策略等重大问题上,都直言敢谏,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后来,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言村(今宜兴宜城东约4里处)。他筑堂以自娱,匾日“横山”,由孙觌题书“横山堂”。并题诗云:“波间指点见青红,雪脊山曾棱倚半空。幻出生绡三
参考资料:
小舟乘风飞鸟过,万顷云涛纵掀簸。此行要是快平生,无数青山笑迎我。
山根隐约见人家,槿篱茅屋埋烟霞。宛似秦人种桃处,川原远近纷香葩。
杖藜径踏华山去,试问莲开今何许。路迷绝壑荫松筠,身到半山听鱼鼓。
道人为我开云堂,是中境界浑清凉。幽磬时和野鸟语,飞泉暗泻岩花香。
文书照眼本吾事,雁鹜著行败人意。造物似怜厌世嚣,挈置湖山烦一洗。
何人夜呼隐去来,向来得丧真山崖。金庭玉柱永不改,人间劫火空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