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礼

  王安礼(1034年--1095年),字和甫,北宋政治家、诗人。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人,王安石同母四弟。生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卒于哲宗绍圣二年,年六十二岁,官至尚书左丞。世称王安礼、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

► 46篇诗文

生平

  王安礼嘉祐六年(1061)中进士,初入幕河东路唐介门下。熙宁三年(1070),西夏侵犯边境,河东宣抚使韩绛仓促调集四万百姓防守。王安礼坚决反对,认为“民不习武事,今驱之上阵,纵不为敌所败,亦会冻饿而死,应该停止征用”。后帅吕公弼采纳他的意见,改调精兵迎敌,使四万无辜百姓免于难。吕公弼非常感谢王安礼之议,并将此事上奏。宋神宗闻其才,召为崇文院校书,入集贤院,出任润州、湖州知州,开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王安礼敢于仗义执言,大胆进谏。王安礼与王安石政见不一,曾上书反对变法。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写了一些反对变法的诗文,被御史中丞李定等指控下狱,处境十分危险,无人敢救。王安礼从容面

  

家族状况

祖父:王用之,曾任卫尉寺丞

父亲:王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庶母:徐氏,王益的第一任妻子

生母:吴氏,抚州金溪人,王益的第二任妻子

异母兄长:王安仁,皇祐元年冯京榜进士

王安道(1017年-1051年),字仁甫,曾授衡州军司法参军

同母兄长: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宰相

王安国(1028年-1074年),字平甫,曾任武昌军节度推官、西京国子教授

王安世(?-1059年),曾任太平州当涂县主簿

王安

  

人物轶事

  王安礼擒诬告者

  宋代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任开封知府时,曾断过不少疑难案子。

  某日,有人投递一封匿名信,告京城的一个富翁,说此人家屯大量兵器,养有兵丁,并正在联络有关权威人士,想要谋反。

  王安礼接信后觉得奇怪,他虽与那富户没往来,可早听闻该人忠厚老实,是个本份的生意人。加之信中语言刻薄,许多罪名只有列举而无旁证。根据多年办案经验,他认为此事属匿名诬告,便没将它当作一回事。

  不料,没多久,京城竟到处传闻富户谋反的事。没过几天,竟传到皇帝耳中。皇帝立即诏令开封府彻底清查此事。王安礼只得奉命前往搜查。

  富翁甚为惊恐。官兵封锁住出口,进

  
王安礼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吕陶赴阙

宋代王安礼

赋比相如巳绝伦,即论才识又名臣。致身可但诸公右,发策宜为上国珍。

今日朝廷思谠直,一时贤俊待经纶。行看致主唐虞术,与笑淄川曲学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卢大雅赴阙

宋代王安礼

箫鼓纷纷载酒醪,送行汾水觉秋高。吏民遮道瞻思切,车马还朝气势豪。

圣主询谟忘旰昃,明庭收选尽英髦。看君才业何人似,哿矣趋荣勿告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仆射相公侍燕集英长句 其二

宋代王安礼

御沼环流瑞景长,集英宫殿紫宸旁。香随银漏留春色,花压琼筵斗日光。

仙乐缓调瞻凤扆,天人高拱对龙章。皇家多庆千官喜,万岁声中献一觞。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