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范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易州定兴人,元朝初期重要将领,名将张柔第九子,曾参加过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官居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元世祖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予谥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予谥献武。

► 160篇诗文

生平

初生牛犊
  张弘范的父亲张柔在元太祖八年(1213年),蒙古军南下中原,金都南迁之时,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乡邻亲族数千余家结寨自保。元太祖十三年(1218年),与蒙古军

  战于狼牙岭(今河北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降于蒙古。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蒙古任命他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

  元太宗十年(1238年),张柔四十九岁时,张弘范出生,金朝已经亡国四年了,所以他说不上是金的臣民。他有八个哥哥,两个弟弟。他八哥就是后来承袭万户爵位的张弘略。郝经很长一个时期是张柔为子弟们礼聘的家庭教师,张弘范也是郝经的门下士之一。在父兄师

  

轶事典故

  人们知道“张弘范”这个名字,大多归功于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段子,说他在崖山灭了南宋之后,骄狂不可一世,竟然勒石记碑,在石崖上刻上“张弘范灭宋于此”七个大字。后来,有个秀才,在他这七个大字前面又加了一个“宋”字,于是变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春秋笔法,褒贬之意,不言自明。这样一来,张弘范便是自取其辱。

  

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张弘范墓志早年于河北定兴县出土,初置易县清真寺内,后移入清真寺隔壁回民小学。1984年3月由易县博物馆收藏。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四月一日立。李谦撰文书丹,李处巽篆盖。石匠秦德刊刻。墓志为汉白玉质,志盖已佚。志石长0.97、宽0.84、厚0.15米。志文首题为:“故镇国上将军、江东道宣慰使、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公墓志铭并序”。57行,满行50字,全文2440字,字体为楷书。

  墓志记载了他在至元十五年(1278年)俘获南宋丞相文天祥及文天祥不屈的情节,还详细叙述了他初率元军“破襄樊、下郢汉”直至“收福建、平岒南”等灭南宋的战争经过。这些对研究宋元战争史均有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

张弘范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调】殿前欢

元代张弘范

襄阳战

鬼门关,朝中宰相五更寒。锦衣绣袄兵十万,枝剑摇环,定输赢此阵间。无辞惮,舍性命争功汗。将军战敌,宰相清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调】新水令_冬怨梅花一

元代张弘范

冬怨

梅花一夜漏春工,隔纱窗暗香时送。篆消金睡鸭,帘卷绣蟠龙。去凤声中,又题觉半衾梦。

【驻马听】心事匆匆,斜倚云屏愁万种。襟怀冗冗,半欹鸳枕恨千重。金钗剪烛晓犹戏,胆瓶盛水寒偏冻。冷清清,掩流苏帐暖和谁共?

【乔牌儿】闷怀双泪涌,恨锁两眉纵。自从执手河梁送,离愁天地永。

【雁儿落】琴闲吴爨桐,箫歇秦台凤。歌停天上谣,曲罢江南弄。

【得胜令】书信寄封封,烟水隔重重。夜月巴陵下,秋风渭水东。相逢,枕上欢娱梦。飘蓬,天涯怅望中。

【沽美酒】龙涛倾白玉钟,羊羔泛紫金觥,兽炭添煤火正红。业身躯自拥,听门外雪花风。

【太平令】悔当日东墙窥宋,有心教夫婿乘龙。见如今天寒地冻,知他共何人陪奉?想这厮指空、话空、脱空,巧舌头将人搬弄。

【水仙子】朔风掀倒楚王宫,冻雨埋藏神女峰,雪雹打碎桃源洞。冷丁丁总是空,簌湘帘翠霭重重。写幽恨题残春扇,敲郁闷听绝暮钟,数归期曲损春葱。

【折桂令】数归期曲损春葱,鱼深潜鸭头绿寒波,雁唳残羊角转旋风。碎寒金照腕徒黄,收香鸟藏烟近黑,守宫砂点臂犹红。雪一番、霰一阵时间骤拥,云一携、雨一握何处行踪。途路西东,烟雾溟濛,魂也难通,梦也难通!

【尾声】这冤仇怀恨千钧重,见时节心头气拥。想盼的我肠断眼睛儿穿,直掴的他腮颊脸儿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越调】凭阑人

元代张弘范

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织就回文停玉梭,独宁银灯思念他。梦儿里休呵,觉来时愁越多。

宫髻高盘铺绿云,仙袂轻飘兰麝薰。粉香罗帕新,未曾淹泪痕。

羞对鸾台梳绿云,两叶春山眉黛颦。强将脂粉匀,几回填泪痕。

寄与多情王子高,今夜佳期休误了。等夫人熟睡着,悄声儿窗外敲。

两个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