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 29篇诗文

墓冢

  裴度卒葬新郑小乔乡(今龙湖镇)东张寨村北0.5公里、林锦店村东南400米处。原墓冢占地8亩,墓地高8米、底面周长200米。封土堆已基本被毁,神道、雕像、碑碣及位于墓东100米处的“奶母坟”等陈设也被时光清洗得干干净净。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裴度由一个书生凭辞章辩才、对答策问考中制科,数年之间,几经浮沉,获得清贵、接近皇帝的官职。适逢时局艰难困苦,而能奋发奏召决策机要,亲身广行讨伐逆贼,成为人们崇仰的中兴名臣。在宪宗元和(806年—820年)、穆宗长庆(821年—824年)年间,众乱臣贼子,积蓄了力量却意气衰颓,害怕的是裴度的声威。裴度身材不超过中等,但风神俊爽、文采出众,应口答对雄辩有力,观者听者为之震动。当时凡有出使极远地区的使臣,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君长必定问裴度的年岁多大,形貌与谁相似,天子是否正任用他。他的威名传扬到远方、流传于俗众,中原、异邦对他都如此畏惧钦服。裴度当时的威信名望、德操功业,与郭子仪并驾齐驱。他进调朝廷,以一身维系国家的安危,对

  

生平

早年经历

  裴度出身世宦名族“河东裴氏”中的东眷裴氏,祖父裴有邻,曾任濮州濮阳县令。父亲裴溆,曾任河南府渑池县丞。

  贞元五年(789年),裴度中进士科,又于贞元八年(792年),登博学宏辞科,参与唐德宗李适在殿廷亲自诏试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因应对策问的成绩优等,被委任为河阴县尉。后晋升为监察御史,密章奏论德宗宠臣时措语直切,德宗不喜,裴度遂被调出朝廷任河南府功曹。后提升为起居舍人。

  元和六年(811年),以司封员外郎职务掌管拟制诏令,不久转任本司郎中。

出使魏博

  

主要成就

行政

  裴度坚持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宪宗时,他极力反对任用“掊克取媚”的皇甫镈为宰相。穆宗长庆年初,他无情揭露翰林学士元稹与宦官魏弘简勾结“挠军败政”的罪行。裴度为将相20余年,荐引过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过李光颜、李朔等名将,还保护过刘禹锡等,但从不荐引无才的亲友为官。在唐朝后期,朝官结为朋党,相互援济的情况下,他不拉帮结派,反对权奸,坚持唯才是荐。

  裴度一生,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坚持与权奸、宦官、割据势力进行斗争,并在反对藩镇割据势力取得巨大功绩,先后平吴元济、李师道,实现了“元和中兴”。

文学

  

轶事典故

少时逸闻

  据说裴度少时贫困潦倒。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禅师。大师看了裴度的脸相后,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恐怕有饿死的横祸,因而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日后又遇一行禅师,大师看裴度目光澄澈,脸相完全改变,告诉他以后一定可以贵为宰相。依大师之意,裴度前后脸相有如此不同的变化差别是因为其不断修善、断恶,耕耘心田,相随心转。

裴度还带

  《裴度还带》为元代关汉卿作。写裴度拾宝不昧因而救人性命,最终得中状元的故事。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剧情是:唐代宰相裴度未做官时,因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又不肯跟随姨父王员外做

  

家庭成员

曾祖

  裴寘

祖父

  裴有邻,曾任濮州濮阳县令。

父亲

  裴溆,曾任河南府渑池县丞。

儿子

  据《新旧唐书》本传载:裴度有子五人:裴识、裴撰、裴让、裴谂、裴议,其中以裴识、裴谂最有名,史称“兄弟并列方镇,时人荣之”。

  裴识,长子,字通理,以荫授上柱国,袭爵晋国公,历任六镇节度使,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卒赠司空,谥号昭。

  裴撰,次子

  

后世地位

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十月,裴度与杜黄裳、李愬、高崇文等配享宪宗庭庙。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裴度与历代功臣四十人从祀历代帝王庙。

  

参考资料:

裴度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

唐代裴度

满城驰逐皆求马,古寺闲行独与君。代步本惭非逸足,
缘情何幸枉高文。若逢佳丽从将换,莫共驽骀角出群。
飞控著鞭能顾我,当时王粲亦从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傍水闲行

唐代裴度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遇刘二十八偶书两韵联句

唐代裴度

病来佳兴少,老去旧游稀。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 ——裴度
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 ——刘禹锡
已容狂取乐,仍任醉忘机。舍眷将何适,留欢便是归。 ——白居易
凤仪常欲附,蚊力自知微。愿假尊罍末,膺门自此依。 ——李绅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