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2—1824)满洲正黄旗人,栋鄂氏,字冶亭,一字梅庵。乾隆三十七年进士。授吏部主事,历郎中、侍讲学士、礼部侍郎等官。嘉庆时官至两江总督,因水患降级,又因知县李毓昌被毒死案,革职发往乌鲁木齐效力。再起后迁至吏部尚书,又因在喀什噶尔受人蒙蔽事革职。道光初,以三品卿衔休致。工书法,精医学。有《惟清斋集》。► 13篇诗文
早年时期
铁保先世姓觉罗氏,后移居董鄂之地,便以地为氏。据他自己考证,为宋英宗越王赵偲之后裔。家族中世代多出武将,父亲诚泰官至泰宁镇总兵,唯独铁保喜文。
乾隆十七年(1752年),铁保出生于京师。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十岁开始延师读书。十六岁的时候,入国子监继续求学。少年时代,面对父亲提出的日后愿意习武还是习文的问题,他明确地表示了愿意习文,专攻四书五经以求考中。
官场升迁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二十一岁的铁保考中进士,授吏部主事。由于性格耿直,得到管理吏部的武英殿
书法造诣
铁保优于文学,长于书法,词翰并美。他的书法作品较为丰富的时期,是他任漕运总督、两江总督等职位的时期。《惟清斋法帖》等收录的作品多为这一时期所作。
铁保对于书法十分深爱,这可以从他的一首诗中看出:“半生涂抹习难除,一任旁人笑墨楮,他日儿孙搜画箧,不留金币但留书。”虽然久居高位,但他只想留给子孙他的书法。铁保的书法以楷书(真书)为工,长于行草。铁保楷书取法颜真卿的厚重,又转师多家,成就自己;他极善吸取晋唐名家中有益的书法营养,草书除了师法怀素等人,更加推崇和师法张旭,正因为他遍临遍学晋唐名家的法帖,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面貌。
我昔建节吴江边,日与阳侯为比肩。经年襆被驻袁浦,黄水未退湖水连。
今兹远谪疏勒地,万三千里驰风烟。黄沙白草半戈壁,幸无水患遭迍邅。
不图五月雪水涨,极天骇浪奔巨川。阿克苏城被淹浸,哀哉回户家无椽。
城垣仓库尽圮倒,游商戍卒愁颠连。我闻邮报束装去,铜钲火伞相熬煎。
兼程十日到尚早,灾黎如望云霓悬。先散金钱作抚恤,后蠲租税拯市廛。
官衙兵舍工毕举,更筑堤岸筹防宣。以工代赈良法在,稍喜编户得安全。
飞章驰骑报天子,如伤怀抱慰乾乾。嗟余每与谁作难,捍御无术成播迁。
一城鸿雁得安堵,聊藉此役弥前愆。长歌再拜阳侯去,莫更与我同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