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乾曜

源乾曜

  源乾曜(?-731年),相州临漳(今河北临漳)人,唐朝宰相,北魏太尉源贺之后,刑部尚书源直心之子。源乾曜进士出身,历任江南道巡察使、谏议大夫、梁州都督等职,716年(开元四年),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不久与姚崇被一同免官,改任京兆尹,四年后复任宰相,不久升任侍中,后又因针对封禅泰山的问题与时任宰相张说发生矛盾被夺去实权。源乾曜任相期间,张嘉贞、李元纮等人先后掌握权力,但是源乾曜在重大问题上从不发表意见。729年(开元十七年),源乾曜被罢去侍中之职,后任太子少傅,封安阳郡公,两年后病逝于长安,追赠幽州大都督。

► 4篇诗文

生平

早年经历

  源乾曜早年考中进士,累迁至殿中侍御史。706年(神龙二年),唐中宗任命十道巡察使,让他们负责考察官吏、安抚百姓等事务。源乾曜出任江南道巡察使,因政绩突出,升任谏议大夫。

累职升迁

  711年(景云二年),源乾曜针对朝廷荒废射礼的行为,上奏道:“圣王教化百姓,必制定礼乐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乐,则礼崩乐坏。古代择士,先观射礼,并不是取一时之乐。射可以区别正邪、观察德行,圣王对此无不重视。如今朝廷吝惜费用,而荒废射礼,甚是不妥。臣认为花费的虽是钱财,但保全的却是礼制,请陛下重开射礼。”不久,源乾曜出

  

轶事典故

  唐玄宗在打猎时不慎放走一只白鹰,便命京兆府官吏捕捉。京兆府找到白鹰时,它已挂在荆棘丛里死了。官吏都担心皇帝治罪,源乾曜却道:“事有偶然,死亦常理,皇帝仁爱明察,应不会以此治罪。如果怪罪,就让我来承担,你们不用害怕。”于是上表请罪,并未受到追究。

  

参考资料:

家庭成员

  源乾曜出身于鲜卑秃发氏。南凉国主秃发傉檀之子秃发破羌投降北魏,赐姓名为源贺。源贺生源怀,源怀生源子恭,源子恭生源彪,源彪生源师民。源师民是源乾曜的祖父,在隋朝官至刑部侍郎。

  源乾曜父亲源直心,唐高宗年间官至司刑太常伯(即刑部尚书),后因罪被流放岭南,死于贬所。兄长源乾珍,史籍只载其名,生平事迹不详。

  源乾曜生有四子:长子源复,官至华州刺史;次子源弼,官至工部郎中;三子源洁,官至河南县令;幼子源清,娶唐玄宗之女真阳公主,拜驸马都尉。

  

参考资料:

源乾曜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迎字)

唐代源乾曜

盛业光书府,征人尽国英。丝纶贤得相,群俊学为名。
宠命垂天锡,崇恩发睿情。熏风清禁籞,文殿述皇明。
日霁庭阴出,池曛水气生。欢娱此无限,诗酒自相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御制乾曜与张说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

唐代源乾曜

睿作超千古,湛恩育万人。递迁俱荷泽,同拜忽为邻。
道合徽音畅,芳辰景命新。鼓钟崇享礼,鹓鹭集朝伦。
窃位思官谤,凋容谢木春。惭多无以叙,拙备实难陈。
进绶怀三少,承光尽百身。自当归第日,何幸列宫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代源乾曜

匈奴迩河朔,汉地须戎旅。天子择英才,朝端出监抚。
流星下阊阖,宝钺专公辅。礼物生光辉,宸章备恩诩。
有征视矛戟,制胜唯樽俎。彼美何壮哉,桓桓擅斯举。
声华振台阁,功德标文武。奉国知命轻,忘家以身许。
安人在勤恤,保大殚襟腑。此外无异言,同情报明主。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