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椿

斌椿,旗人,是中国第一个跨出国门的官员,也是最早被英国女王非正式接见的中国官员。是将标点符号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当时官员们对出国考察都不愿去,也不敢去,而63岁的斌椿报名应征。亲朋故旧以“云风险涛”相劝止,甚至有人以苏武被扣匈奴相告诫,但他决心亲自一试。斌椿是既受政府派遣、又为政府官员中赴西欧考察的“东土西来第一人”。► 2篇诗文

斌椿使团

  1866年初,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要回国休假,行前他向清政府建议,带几名同文馆学生到英国开开眼界,以培养同英国打交道的人。洋务派人物恭亲王奕 䜣早就想派人到欧洲各国考察,于是便选定山西襄陵知县、63岁的满人斌椿为首席代表,率团赴欧,名义上是旅游观光,实际上抱着考察西方社会的政治目的。1866年3月7日,斌椿率三名同文馆的学生及自己的儿子广英(为照顾其父同行),从北京出发,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11个国家,历时4个多月,开了中国官方旅游团赴欧洲的先河。

  斌椿从上海乘轮船出洋,经过一个月零八天的航程,到达马赛。

  法国马赛是这次考察的

  

个人成就

  将标点符号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清朝被欧洲列强的大炮轰开了国门后,被迫签订诸多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渐渐的欧洲面孔在中国越来越多。按道理讲外国驻华使节纷至沓来,中西融合速度加快,但道光皇帝还是闹出了笑话:“英吉利与伊犁有无旱路可通?”可见清政府对你的对手无知到什么程度!至同治年间还没有一个清朝官员正式的出访过欧洲。

  不仅清朝,汉时通西域做生意也是只到西亚,唐玄奘取经去的印度,明朝郑和到达亚洲、非洲,远未及欧罗巴。对于那片大陆,只有蒙古铁骑踏上过,但那绝非是出访,而是杀戮与征服。

  1866年,时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向清政府申请回国结婚被准许后,随即上

  
斌椿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杨简侯表弟

清代斌椿

五年林下纵清谈,策马西陲我未堪。今日定教君艳羡,杏花时节在江南。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