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今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人,清朝大臣。乾隆元年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上书房、翰林院侍讲,累官内廷总师傅、兼理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礼部尚书兼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国子监事务、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授太子太师。嘉庆四年十二月,卒于家,赠太傅,赐祭葬,谥文恭。► 3篇诗文
乾隆元年(1736年),登进士第,选翰林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当时,乾隆皇帝命史馆官员每日呈进经史讲义,各抒己见,以考察其学问根底的深浅。蔡新呈进讲义数十篇,深得赞许。
乾隆五年(1740年),噶喇吧(今属印度尼西亚)发生荷兰殖民者屠杀华侨的惨案,史称“红溪惨案”。翌年,福建巡抚奏闻于朝,并请“禁止南洋商贩”以困之,朝臣意见不一。内阁学士方苞知道蔡新生长于闽南,且有经济策略,就写信征求蔡新的意见。蔡新在回信中认为,禁止通商有弊无利,只能引起沿海民众财物损失和闽粤两省财源困乏。因而主张“静加查察”,若噶喇吧继续迫害中国商人,那也只禁止与噶喇吧通贩,其余南洋诸国“听从民便”。方苞接受蔡新的意见,并向
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振笔长风浩呼哅。如何此卷仅矮幅,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
鳞爪攫拿势莫至,涛声在耳云荡胸。倬哉万松老居士,笔端具有造化工。
此图何处得画本,传自古云盘谷之中峰。侍从宸游多燕暇,相对胜友此扶筇。
濡毫拂素标异状,貌得盘山古干真形容。最怜后彫质,沐日浴月几春冬。
太平之世岂独民仁寿,草木亦含雨露浓。君不见,泰山上有五大夫,风烟剥落摧秦封。
如此苍髯礌磈突兀自千古,得非福地神秀钟。松兮松兮,安得布袜青鞋盘桓于尔侧,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踪。
种树添新荫,先当培其根。疏泉资灌溉,先当裕其源。
少师勤学殖,呈材依禁垣。汲深藉修绠,下笔文澜翻。
承明自献纳,公望群所尊。御赐飞白书,中有至道存。
松贞泉比洁,宝之重玙璠。赞皇平泉记,温公独乐园。
何如此清华,天语含春温。忆我追陪日,直舍邻高轩。
文漪频挹注,美植长滋繁,披图感今昔,遗韵犹堪论。
既以惠来学,复此垂后昆。始知余庆在,世业皆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