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

高拱

高拱(1513年1月19日—1578年8月4日),字肃卿,号中玄。开封新郑人。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朱载垕为裕王时,任侍讲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徐阶荐,拜文渊阁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升任内阁首辅。明神宗即位后,高拱以主幼,欲收司礼监之权,还之于内阁。与张居正谋,张居正与冯保交好,冯保进谗太后责高拱专恣,被勒令致仕。万历六年(1578年)卒于家中,次年赠复原官。著作有《高文襄公集》。► 59篇诗文

人物生平

  仕官历程

  高拱祖籍山西洪洞,先祖为避元末乱迁徙新郑高老庄村。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高尚贤,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历任山东按察司提学佥事、陕西按察司佥事等,至光禄寺少卿。

  高拱生于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十三日,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 [1]  。稍长,即攻读经义,苦钻学问。十七岁以“礼经”魁于乡,以后却在科举道路上蹉跎了十三个年头,才考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授任翰林编修,九年考满,升翰林侍读。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裕王朱载垕开邸受经,高拱首被当选,进府入讲。此时皇太子朱载壡已

  

学术思想

  高拱不囿于先儒成说,以为“其不能得者亦不可强从”。直斥程朱理学“远人情以为天理”;他很赞同同时代思想家王廷相的观点,认为理在事物,无其事即无其理。他对“权”字更有一套独到的见解,把“权”与“经”比作秤上的“锤”和“衡”,两者关系是“盖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无定也,而以求其定,其定乃为正也”。即:权和经是对立的统一体,凡事皆有经,其事实行时应认真权一下,使权与经得以统一。

  在“义”和“利”的问题上,认为“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皆利”,只要摆正义和利的关系,言利也不是不好,痛斥了“君子不言利”的迂腐观点。他还认为正因前人没有把握住这种关系,才造成“经制之略置之不讲”,善理财者不闻,祸国殃

  
高拱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夏谒见皇太子诗

明代高拱

南风开雉扇,东阁驻鸾旌。共仰前星彩,欣瞻少海清。

谦光追夏启,敬德迈周成。自愧商山老,深惭邺下英。

承华随日表,甲观见龙行。感激思天意,千年欲太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圣寿无疆诗

明代高拱

九天开寿域,万国庆昌期。瑞气随龙幄,欢声绕凤墀。

重离当此日,育震忆当时。云绕呈祥早,河清发兆奇。

承基昭嗣服,御极致雍熙。礼乐回三代,威灵摄四夷。

圣仁群品被,景物万年宜。黄道添新岁,清秋协诞期。

老人连帝座,王母降瑶池。华祝扬休历,嵩呼切忭私。

拟陈金鉴录,愿献紫霞卮。舜寿宁为上,文龄未足追。

皇图天地永,遐算一如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蝉

明代高拱

何处寒蝉抱叶吟,日高风静响沉沉。无端清切惊残梦,暗引悲秋万里心。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