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而述

彭而述

彭而述, (1605~1665)字子籛(jian),号禹峰,邓州彭桥人,明末清初官吏、学者。清顺治初年,任两湖提学佥事,守永州道,后为贵州巡抚。永州失守后,被罢官,归故里,饮酒赋诗,抒怀咏志。后得王铎推荐,初补衡州兵备 道,任副使,再升任贵州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后被举荐云南左布政使。后而述感到年事已高,与其追逐于战阵戎马之间,不如著书名山,随作《归田记》,归乡专事著述。彭而述被免官归里的十年间,著作甚丰,代表著作有《读史亭集》16卷、《文集》12卷、《读史外篇》8卷、《宋史外篇》8卷、《续读史外篇》8卷,其中《南游文集》、《明史断略》、《滇黔集》等今已不存。《读史异志》、《读史别志》、《读史新志》等,在前国立北平图书馆有藏。► 12篇诗文

人物生平

  彭而述祖籍在江西省临江府新喻县。其始祖彭资孔,字学圣,壮年时游历天下。行至邓州西南禹山山麓,见禹山翠屏,茱萸河流锦,乐不思归,便定居下来。以姓氏取村名叫彭桥。生子名沂清,以农起家。彭资孔老年时,又返归新喻县。自彭沂清,传四辈而生彭彬,字斑均。彭彬是为彭而述之父。后来被清廷诰赠为中宪大夫,

  甲申三月,书禹峰老社兄,王铎按察司副使。163年(明朝崇祯癸酉年),彭而述考中秀才。当时有关西名儒后来曾任陕西按察司副使之职的杨奇,知新野事。杨奇学识广博,惠政爱民。彭而述为继续求学上进,便亲自携带平时习作文稿十余篇,慕名前往新野,拜见杨奇,以求高师指教。杨奇见彭而述伟岸英俊,文采焕然,甚为嘉许。并每月给纹银二十两,资

  

诗词特点

  边塞经历

  彭而述长期仕于西南边陲,西南的风土人情自然不同于中原,使他倍感惊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风物诗就是记载、描摹西南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如:“黔山殊易了,值此忽惊人。象马空中下,鸾凰物外真。古柏蹲山脚,奇峰触面开。三山涌作柱,百怪结成胎”(《飞云岭》);“乌蛇长百尺,巨蟒大十围,倒餐角鹿卷树枝”(《行路难》);“环山簇石笋,拔地起松根”(《平彝卫》),等等,写景状物,如在眼前。而其有些诗则侧重于表现当地人民,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如“红藤腰围黄金齿,乡面花角来嘎理。双颊象牙环,髻插白雉尾。南山遮些郎,北溪地羊鬼,相约共赴陆梁会。”(

  
彭而述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庚寅八月六日忆母

明代彭而述

遗恨行舟阻太行,难堪此日又潇湘。安东未遂怜温峤,《党锢》无名耻范滂。

万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为郎。萧骚短鬓经秋日,雁杳江城忆故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登黄鹤楼

明代彭而述

飞楼缥缈著江干,霜鬓登临记往年。隔岸春城浮槛外,乱帆斜日到樽前。

山连秦蜀开荆甸,水下东南尽楚天。回首沧桑生感慨,孙刘兴废几茫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滇中僚友之官粤西

明代彭而述

二月春风已送寒,诏书昨日下长安。宦游不谓边城苦,远别其如知己难。

孝武石鲸昆水动,日南铜柱海光寒。鹧鸪亭子梅花驿,万里征人马上看。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