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鼎臣(1473-1540)明代官员。初名仝,字九和,号未斋,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十八年状元及第,状元。历官修撰、左谕德、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追赠少保、太子太傅,谥号“文康”。有《未斋集》。► 1篇诗文
贡献一:减免税赋。东南一带历来比较富庶,因此税赋较多,这是人之常情。但超出了承受能力,就有“鞭打快牛”的不公。昆山当然属于高额奉献的地区,百姓怨声载道,民愤极大,都盼望皇室能高抬贵手,减轻负担。顾鼎臣熟悉家乡的民情,及时仗义谏言,提议重新丈量全国田亩,以此为切入改革赋役制度。如果小田交了大税,自然入不敷出难有公理,通过量田纠错,免去了许多不该交的“冤枉税”。而且,还发现较多权贵强占民田,都归还原主,让“耕者有其田”。这样,种多收多,自然有能力交税了。另外,顾鼎臣经常深入察访,发现江南常有水患虫灾的歉收荒年,顾鼎臣能如实上疏,并提出免税减税的建议。每每采纳实施,就会减轻赋税负担。当然,昆山人民也得到了实惠,自然对顾鼎臣感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