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人物生平

  幼年时期

  明正德四年九月二十七日(1509年10月10日),王慎中出生于晋江安平镇(今安海镇)。父王元纪,母李氏,生有5子,慎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幼聪颖,4岁能诵诗,教以对语,应答如流。11岁拜陈让为师,14岁时就学于理学家易时中。易时中是泉州理学名师蔡清的高徒,在文坛上很有名气。他选授学生要求甚为严格,但对慎中却非常赏识器重。当慎中贽见行拜师礼时,易时中避席而起,连称“不当在吾弟子之列也!”

  嘉靖才子

  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嘉靖五年(1526),18岁中进士,是年,回乡完婚。次年假

  

文学主张

  台阁体

  自永乐以后,“台阁体”长期统治文坛,致内容贫乏,篇章冗赘,文风萎弱,给文学带来严重危机。 为了矫正这种流弊,弘治中,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七人,结成一个文学集团,打起“复古”旗号,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风气所促,竟至于“物不古不灵,人不古不名,文不古不行,诗不古不成”。把秦汉的好文章拿来,刻意摹仿,从篇章结构到句法、词汇,完全着眼于形式的追求,即使损伤作品的内容也在所不惜。在文学内容上没有提出任何主张。“前七子”鼓吹一阵之后,终因其弱点而消歇。

  王慎中为文,早年受“前七子”复古主义的影响,标榜秦汉,“徒知掇摭割裂以为多闻,模效依仿以为近古

  
王慎中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兵会馆赴静泉公招陪南衡涵泉二公夜宴二首 其一

明代王慎中

谁云州郡有缠牵,自是高情接胜筵。选地张油宜望海,建瓶泻酒胜如川。

层城未阖娱遥夜,列宿初稀美碧天。政务从容能好客,一时良牧最称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莲曲四首 其二

明代王慎中

荷珠覆手溅罗巾,约腕明珰扱袖频。并戏莫愁江堕日,相将还待月迎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 咏小院芙蓉

明代王慎中

题鴂新声,群芳乍歇,有谁独殿秋容。娟娟靓好,一种木芙蓉。

色濯瑶霜发秀,金风劲、真态偏浓。柴门闭,萧閒帘户,幽意对芳丛。

纷纷池馆地,遮蹊倚径,笑日披风。醉心与,淫眼触污仙丰。

最是幽人共得,托根喜、在此庭中。多情处,酬将丽藻,不在倒金钟。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