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定求

彭定求

彭定求,康熙十五年(1676年)状元。字勤止,一字南畇,道号守纲道人,(今苏州吴县)人。康熙中会试廷对皆第一,援修撰,历官侍讲,因父丧乞假归,遂不复出。幼承家学,曾皈依清初苏州著名道士施道渊为弟子,又尝师事汤斌。其为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生平服教最切者,尤仰慕王守仁等七贤,尚作《高望吟》七章以见志。又著有《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南畇文集》等。历任侍讲时,曾选择《道藏》所收道书的一部分及晚出之道书,窃以为精要者,辑编成帙► 8篇诗文

人物生平

  彭定求23岁那年上,父亲彭珑出任长宁(今广东新丰)知县,彭定求在家侍养老母。过了三年,彭珑被牵进一桩案子中,逮捕下狱。彭定求打算去长宁看望父亲,临行前,他去求同乡杨雍建,杨雍建官为给事中,在家休养,彭定求求他给广东省的大员写封信,为父亲说情,杨雍建见彭定求孝心至诚,就答应了。彭定求辞别母亲上路,跋山涉水,40余天抵达长宁,行程达4000多里。见到父亲后,蓬头垢面的彭定求抱着父亲失声痛哭,周边的人莫不感动欷歔。彭定求四处奔走,为父伸冤,彭珑终得开释。

  康熙十一年(1672)八月,彭定求赴省城江宁(今江苏南京)参加乡试。初九、十二、十五三场考试下来,彭定求名列二十名,成了一名举人。

  这年

  

为官经历

  中状元后,彭定求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不久,他得到一部《近思录》,极为喜爱。《近思录》是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编纂的,辑录了理学开山祖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思想精华。彭定求早就热衷理学,得到这部书后摹写一遍,反复研读,奉为言行之准则。第二年春,彭定求上疏请假,回家看望老父,入秋后抵家,每天都侍奉父亲,讲论经义。彭定求刚刚入仕,却已厌倦了官场,打算从此致仕,在家研习理学。他在家一住便是3年,后来在父亲敦促下,才回京复职。不久,出任日讲起居注官,给康熙皇帝讲解经史,随同他参加各种重大活动,笔录于簿。接着,迁为国子监的副长官--司业,再迁为传讲,侍从康熙皇帝讲经论史。

  随着职位的升迁,彭定求越来越厌倦官

  

理学思想

  在理学上,彭定求独树一帜。

  彭定求的老师汤斌之学,出于孙奇逢;孙奇逢之学,出于鹿善继;鹿善继之学,则宗王守仁的《传司录》。故彭定求的学术思想也很低于王守仁。

  王守仁继承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把人心视为万物的主宰,倡言"致良知",要人们用良心去体验本来就存在于良心的伦理道德。王守仁的"心学"几乎席卷了整个思想界。王学的兴起是对程朱理学的强大冲击。做为理学,陆、王与程、朱都倡言"明天理,去人欲"。但做为理学异端,陆、王和程、朱又有所不同。程、朱以"理"为主体,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

  
彭定求的诗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丁日补送文文肃姚文毅陈文庄三公神位入长洲学乡贤祠敬识

清代彭定求

名教久沦替,榛蔓沿黉宫。乡祀古所重,论定百年中。

庶几光俎豆,足与震鼓钟。云何僣且滥,势利纷交讧。

沮丧诗书气,彫残礼乐容。遂令贤杰辈,避地羞雷同。

近者更侈炫,郡邑淆所从。典司罔稽覆,名籍滋混蒙。

峨峨三钜公,茂苑挺英踪。齐鸣朝阳凤,并跃云津龙。

末运丁板荡,屹如鼎足重。丘山既合响,至今阙瞽宗。

小子仰典型,桑梓维敬恭。清议永不磨,地以人斯崇。

颓波存砥柱,后起当闻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邵二泉先生闲居四戒诗卷书后

清代彭定求

昔闻廉公言,曾受孔子戒。讵惟莲社徒,严净超尘界。

洗心密以藏,义阐羲皇卦。参之在性天,睹闻所未届。

凛兹入德门,窒欲慎一介。上士敦躬修,力障堤防坏。

伟哉邵夫子,道南衍宗派。正学人伦师,警惕恒匪懈。

矢此闲居箴,砭俗寓深喟。哀彼夸毗子,纵度恣娱快。

躁进而苟得,侈淫乃交害。四者实循环,酿毒甚蜂虿。

覆辙盍鉴诸,沈疴须急瘥。置身廉让间,食色捐业债。

皇皇澡浴勤,寸丝原不挂。粹然复天真,微阴去夬夬。

精金汰沙砾,嘉谷弃荑稗。敬聆木铎鸣,底事徇膜拜。

三复祇腹膺,心神顿潇洒。未敢缀卮词,牵延等菅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淇县怀同年高振声给事

清代彭定求

杏林追数旧游人,屹立朝阳一直臣。苦节偏能撄虎穴,孤忠肯惮拂龙鳞。

藁街授首天刑速,郿坞燃脐国典伸。今日淇西容隐遁,停云冉冉感参辰。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