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釚(qiú )(1636~1708)清代词人。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176篇诗文
徐釚(1636-1708)〔清〕字电发,号虹亭、拙存、鞠庄、菊庄,晚号枫江渔父,江苏吴江人。
康熙十八年(1679)试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康熙帝南巡诏以原官起用,不就。山水得力于黄公望、王蒙二家,曾问业于王□。善干笔皴擦,有以淡墨而后施浓墨,亦有以湿笔而后用千皴,用笔熟练。所作山石林木纵横交错莫辨其端倪,常以简笔勾勒略施渲染,加上紧密皴擦为之,笔致风秀,简淡清逸,颇有韵致。画蟹见笔墨,神趣如生。
清文学家、藏书家。字电发,号虹亭,别号菊庄、鞠庄、拙存、枫江渔父,江苏吴江松陵镇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于鸿博,授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不附和权贵,康熙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
恰霜天,正旅怀初恶,旧恨叠罗巾。忽展乌丝,密添綵线,贻来朱履殷勤。
屈指算、梅开将近,问个侬、何事久依人。楚馆休眠,秦楼莫踏,絮絮叮咛。
欲识相思情味,只粉痕香捻,绡泪朱分。咄汝黔娄,凄凉荡子,怎能消受针神。
莫道是、魂销妆阁,天涯荒草更销魂。料尔一分憔悴,记取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