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人月圆·春日湖上

元代张可久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西湖 春天 思念 友人 愤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楼还被门前青山阻碍了去路,因为青山隔断了视线,不能看到遥远的楚天。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那人如玉般,不知道在何处吹着箫。门前朝朝暮暮与我相对的,只有毫无情意的秋月和按约而至的春潮。心事忧愁不定,似飞花一般,双眉紧锁不展,恰如残柳。

注释
人月圆:曲牌名。此词调始于王诜,因其词中“人月圆时”句,取以为名。《中原音韵》入“黄钟宫”。曲者,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碍:遮挡。楚天: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天空。
有信春潮:潮水有涨有落,其去来都有定时,称为“信潮”。
飞花:飘飞的落花。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余曲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291
2、 (元)关汉卿等著;素芹注释.元曲三百首注释: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09:139
3、 黄克主编.中国古典韵文精选文库·元曲精选(第一、二、三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02月:492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写于作者寓居杭州西湖的一个春日,是作者为了抒发自已怀念远方友人的心情而作。   

参考资料:

1、 傅德岷,余曲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291

赏析

  “小楼”两句,写从小楼远望。西湖到处是青山,故作者在楼上远望时,被层叠的青山隔断了视线,不能望见遥远的“楚天”。这两句,情调有点惆怅,不但通过意象来表现,而且通过一个“还”字强调出来。“还”字有“又”和“仍”的意思,就是说,本来想眺望远方,不料又被青山妨碍了,不能达到目的;这就显出了懊恼之意。曲文一开头就笼罩了一层低沉不快的情绪绪,从而为下面只体的叙述抒情定下了基调。

  “昨宵入梦”三句为叙事,是说那位如花似玉的美人,昨天晚上进入到自己的梦境中来了,但她现在却不知在什么地方。这里借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又惆怅的梦境。说它美丽,是因为美人入梦,必有许多旖旎温馨,说它惆怅,是因为醒后相忆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2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呈陈兵侍高吾杨太仆闻山二年丈兼自述三首 其一

明代顾璘

东山归卧久,何日理安车。待月桥临沼,吟风竹满墟。

道高公望属,心远俗尘袪。白首枢衡地,经纶力有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怀二首 其二

明代纪坤

睡起常常近午初,刁骚短鬓懒频梳。忽悲忽喜儿童怪,不履不衫朋友疏。

大势可知聊纵酒,馀情未断偶窥书。妻孥苦欲相排遣,时报花开锦不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垗上亭落成

宋代周珣

天上归来两须星,间中搆得小茅亭。
东风为我添生意,渐放阶前草色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

宋代刘过

北方旱气与兵连,犹恐淮州亦蔓延。
数日下田新雨足,不应千里不同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后游岳麓山

清代郑先朴

微雨如膏沐,妆成岳麓春。碧沾枫叶嫩,红湿野花新。

帆影辞家客,书声闭户人。自卑亭畔路,游眺几逡巡。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