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五代毛熙震

幽闺欲曙闻莺转,红窗月影微明。好风频谢落花声。隔帷残烛,犹照绮屏筝。
绣被锦茵眠玉暖,炷香斜袅烟轻。淡蛾羞敛不胜情。暗思闲梦,何处逐云行?
女子 抒情 思念 惆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将亮时,幽闺中又听到婉转的莺鸣,微明的红纱窗里,印着正在西沉的月影。一阵好风频频地吹落残花,每一瓣落花都落地有声。帐外的那支残烛,还照着绣屏下的古筝。
绣被锦褥的呵护,使如玉的肌肤暖意融融,床边那住燃香,斜旋的轻烟在袅袅飘动。她的淡眉含羞地微皱着,仿佛在惋惜梦断时那份欢情。心里还在想着梦中的人,不知他在何处飘泊旅行?

注释
转:一作“啭”。
月:一作“日”。
频谢:频频吹落。谢:一作“听”。
隔帷:帷帐外。
绮屏筝:彩屏下的古筝。
锦茵:锦制的褥垫。眠玉:睡

赏析

  起两句,写天将明的情景。屋外边传来阵阵婉转的莺啼。朦胧的月影散射窗间,幽闺已见微明的曙色,“闻莺转”,先从听觉角度着笔。最先使人从睡眠中醒来的外界刺激是声音,首句正是闺人清晨初醒时刹那间的感受。“红窗”句,再从视觉方面推进一层,仍只是从表象写来,尚未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好风频谢落花声”,由景入情。词中抒情主人公已开始思想活动。落花之声,似有还无。然而在黎明的幽静环竞中,已被敏感的闺中人觉察到了,因有“风”故,所以测知,并唤起了某种微妙的感情。一“谢”字。已露闺怨的本意。隔着薄薄的帘帷,暗淡的残烛还照着挂在绣屏上的宝筝,而筝,早已不弹了,情人远去,无人来欣赏主人公的乐声。“隔帷”二句,运用暗笔。以屏筝作衬,侧面写出闺人的孤

  

毛熙震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度关山

南北朝王训

边庭多警急,羽檄未曾閒。从军出陇坂,驱马度关山。

关山恒晻霭,高峰白云外。遥望秦川水,千里长如带。

好勇自秦中,意气本豪雄。少年便习战,十四已从戎。

昔年经上郡,今岁出云中。辽水深难渡,榆关断未通。

折衔凌绝域,流蓬警未息。胡风朝夜起,平沙不相识。

兵法贵先声,军中自有程。逗遛皆赎罪,先登尽一城。

都护疲诏吏,将军擅发兵。平卢疑纵火,飞鸱畏犯营。

轻重一为虏,金刀何用盟。谁知出塞外,独有汉飞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到比原与茂卿同宿偶成

元代何景福

二纪重来访葛洪,旧知大半白头翁。留连光景衔山日,排辨霜威隔夜风。

雷火烧鳞悲跃鲤,雪泥印迹叹飞鸿。黄鸡白酒陶然醉,休话头巾黑与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云岩

明代徐渭

汉京何用祀神君,福地仙居处处闻。悬水千丝非雨散,层山百叶是莲匀。

铺明上与毫光合,瓦碧平将树色分。莫道无如明主切,万年应驭鼎湖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十里亭即景

清代牛焘

独倚桥栏遍,行吟十里亭。楼台红雨岸,花鸟白云汀。

雾霁林馀碧,烟流竹送青。溪声遥送我,随蝶步郊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宋代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

毛熙震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