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2063篇诗文
垂杨 汉南道上,烟水凄绝,寒柳萧萧,似闵人摇落者。因赋此解,他日漱泉见之,当亦以为有桓郎之感也
西风野水。剩几株暝柳,牵人羁思。惨绿无多,笛声吹向空烟里。
天涯何限伤心地。画疏影、残阳颓寺。悔年年、轻暖轻阴,负晚春游骑。
憔悴孤帆自倚。渐霜落汉南,冷峰无际。断送秋魂,一丸斜月惊鸦起。
荒荒津堠人千里。叹双鬓、飘萧如此。相思甚处微黄,栖暗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