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122篇诗文
富贵亲戚惧,贫贱父子离。骨肉尚如此,何况他人为。
季子昔未遇,憔悴面目犁。一朝佩相印,革车千乘随。
揣摩发雄辨,抵掌惊愚痴。还过洛阳境,父母为道除。
蛇行伏妻嫂,局促一何卑。季子不足道,薄俗堪长吁。
逍逍步山坡,野花发幽香。累累多荒坟,行矣心独伤。
偶逢道中人,语我西楚王。戏马留遗踪,遥遥指前冈。
揽衣尽馀情,徘徊白云乡。群山招欲来,百感易中肠。
如何豺虎心,一视空群羊。智术日相高,成败休论量。
谁能揭日月,徒尔假隙光。我悲千载人,落落空荒唐。
(?—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