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别绪不可道,愁心枉自持。感公磊落意,少致胸中词。
男儿挟愤惋,不独饥渴私。羽翼恨弗长,放志欲何之。
忆昔少年日,飞腾窃自期。白起小竖子,终军黄口儿。
破赵未足齿,请缨空博嗤。努力事雕琢,振足效驱驰。
负薪诚黾勉,挂角顿忘疲。思窥三略秘,拟集九流奇。
伦类数见推,纵横迈等夷。将翻雕翮疏,肯学燕栖卑。
此意竟何为,风尘久自疑。空存肮脏骨,莫辨虎羊皮。
射策阻不报,握芳知赠谁。蹉跎三十载,浪迹越江湄。
貂敝鹑仍结,金空囊欲垂。触首罾缴碍,曳履雌黄随。
同学宁倾耳,居高讵俯眉。泣枯怜鲋涸,敝策怪骀迟。
我公浏远览,晋接耀光仪。道德余夙仰,风流世所师。
饮我甘露醴,映我鹓鸾姿。白日驱潜魅,青天跃绛螭。
似珠求合浦,如桂拂瑶池。自喜占星聚,何知伤路岐。
朝凭蜃海阁,暮拥雍州骑。秦越逾万里,幽兰徒见思。
大臣赴功业,崎岖岂所辞。空怜杕杜弱,莫靠甘棠孳。
意苦词弥涩,忧多步雅危。平生少知己,况乃悲春离。
病马犹思策,枯条且欲披。终当奋长剑,不负信陵知。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