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君家大父当元祐,赋压乡闾在人口。子今二十能缀文,已观落笔蛟蛇走。
蓝田出玉果不非,岂知剖蚌得珠玑。乃翁高材卧林壑,眼中有此光陆离。
炯然见子侍公侧,鹓雏翠倚碧梧枝。尝闻鹓雏之生破卵出,五色即欲摩天飞。
陆机少年作文赋,河东小凤才亦奇。自古有英物,秀发皆如斯。
我谓鹓雏排风整毛质,剪拂始光辉。尚须啄琅玕之实,饮瑶海之池。
然后巢阿阁,集赤墀。赤墀阿阁无凡栖,期子当呼凤来归。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