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怀古

唐代司空曙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边前朝天子车驾经过的道路,如今枫树参天,树色暗淡。前朝宫廷殿院,如今已是荒丘残垒,野草丛生。
伤心那前朝庾开府庾信,可怜那南朝的庾开府,到老来却做了北朝的大臣。

注释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南朝四代(宋、齐、梁、陈)都城。
辇路:帝王车驾所经之路。江枫暗:谓枫树茂密。
庾开府:即庾信,初仕梁为太子中庶子,梁元帝时以右卫将军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后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

参考资料:

1、 萧枫.唐诗(4):线装书局,2004:1214
2、 王明健.五朝绝句选: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79
3、 夏于全.唐诗宋词(第七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270-27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是作者因安史乱起而避难江南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从诗的内容看,可知诗人于春天路过金陵,见六朝往事,皆淹役于荒草之中,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挥毫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

1、 夏于全.唐诗宋词(第七卷):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270-271
2、 岳希仁.唐诗绝句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8

赏析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吴起,先后为六朝国都,是历代诗人咏史的重要题材。司空曙的这首《金陵怀古》,选材典型,用事精工,别具匠心。

  前两句写实。作者就眼前所见,选择两件典型的景物加以描绘,着墨不多,而能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很具体,很鲜明。辇路即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想当年,皇帝出游,旌旗如林,鼓乐喧天,前呼后拥,应是无比威风。此时这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长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浓密的阴影,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江枫暗”的“暗”字,既是写实,又透露出此刻作者心情的沉重。沿着这条路走去,就可看到残存的一些六朝宫苑建筑了。“台城六代竞豪华”,昔日的宫庭,珠光宝气,金

  
司空曙

司空曙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1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月二日出都承诸公郊饯

清代魏象枢

去国心难恝,徘徊马首迟。真逢宵旰主,况际太平时。

老病天应鉴,行藏世不疑。二疏千载盛,薄劣又重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员外于章分司芜湖

明代王鏊

东风吹浪碧粼粼,君去分司正值春。闻说为关非旧日,却思省试是比邻。

官曹正对芜湖好,饮兴初尝采石醇。若遇经过烦借问,行船多有洞庭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棸庆墓志砖

清代张常憙

幼读周雅诗,棸子识希姓。今读唐志砖,棸君厥名庆。

君籍本秦中,来禾世已更。卒葬依祖坟,也合首丘正。

志文不支离,无取词锋横。书者不著人,朴质笔破硬。

想见幽竁藏,沈霾九泉迸。文字显有时,会逢农耒柄。

蜡泽与苔华,纯黝光交映。刚暮绣黹停,裁笺发短咏。

无异碑生金,不敢砖磨镜。一笑艳妻笺,何事别毛、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

宋代梅尧臣

我今五十二,常苦离别煎。
屈指数离别,正去一半年。
三君异出处,相见有後先。
蒋最会遇早,罗倍晚於田。
仕宦比我迟,官资居我前。
此亦漫轻量,无限归荒埏。
所喜笑语同,各惊颜貌迁。
发有霜华侵,目有蜘蛛悬。
有酒易以醉,有奚徒用妍。
醒来念功名,病螾希蜿蜒。
安得有园庐,宽闲近林泉。
养鱼数千头,种薤三四廛。
余蔬皆称此,嘉果植亦然。
既无俗造请,穷冬事高眠。
囷贮白粳稻,酒沽青铜钱。
饭过引数杯,令儿诵嘉篇。
仰首看赤日,区区随天旋。
朝见出沧海,暮见入虞渊。
毕竟将何穷,磨灭愚与贤。
亿亿万万载,筋骨非玉坚。
桐棺三寸厚,在昔谁免焉。
去去欲及时,嗟嗟无由缘。
司空曙

司空曙

司空曙(生卒年不详),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