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高棅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21篇诗文
送萧参戎柔以解职还里四首 其三
明代:释函是
想到家园春未归,桔槔转处识邻扉。儿童远近争相认,郎将于今易野衣。
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
唐代:戴叔伦
乙亥立春夜雨平旦大雪
宋代:王庭圭
青帝重扃夜半开,先驱雷雨下天来。千门万户春风入,小院高楼乐事回。
但喜新年逢瑞雪,不知平地有瑶台。杜陵远客多愁思,忽忆两京初发梅。
和雨后对月
宋代:李光
载酒人无顾寂寥,秋来门巷更萧萧。风驱雨脚收千嶂,云捲月轮升九霄。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登临莫作殊乡念,乘兴时寻小石桥。
美人倚楼图
宋代:游九言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