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高棅
高棅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 21篇诗文
寿湖南宗宪五首
宋代:廖行之
左时翊大参约出清波门饮石屋寺遂至水籥烟霞二祠次李若虚宪副韵四首 其三
明代:程敏政
何处令人俗可医,偶穿脩竹赴幽期。水从鬼窟鸣双玉,山自灵峰转一枝。
便觉管弦声涴耳,共随猿鸟立移时。颠崖象石常相近,幻色潮音两斗奇。
偶成
细竹编篱护老槎,石盆新水净无沙。繁枝嫩叶青如剪,时见荼蘼放一花。
通守李师稷大夫同年挽词
宋代:孙觌
桂籍联荣四十年,萍漂南北两茫然。寒暄粗接无淹晷,生死俄分有逝川。
黄纸尚传批凤诏,青箱空掩绝韦编。诸郎头角皆翁似,试看煎胶为续弦。
射虎
元代:张弘范
黑风高骑卷空山,怒吼岩林出锦斑。得意将军飞铁镞,忽惊一点草梢殷。
(1350—1423)明福建长乐人,更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永乐初,以布衣召入翰林,为待诏,升典籍。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为闽中十才子之一。又工书画,时称三绝。书得汉隶笔法,画源于米芾父子。有《唐诗品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