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代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咏物 写花 牡丹 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西的紫色牡丹。
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者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注释
裴给事:姓裴的给事中,名不详。给事:官名。给事中的省称。
豪贵:指地位极其贵显的人。南朝陈徐陵《长干寺众食碑》:“须提请饭,致遗豪贵。”
街西:指朱雀门大街以西,地属长安县,多私家名园。一作“新开”。
玉盘:形容白牡丹开得大而美洁。承露:承接甘露。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看(kān):意为“观看”,音念平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2-83

赏析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开头写残春时节,富贵之家趋之若鹜争相观赏牡丹。唐代京城长安有一条朱雀门大街横贯南北,将长安分为东西两半。街西属长安县,那里有许多私人名园。每到牡丹盛开季节,但见车水马龙,观者如堵,游人如云。诗作选择“长安”、“街西”作为描写牡丹的背景,自然最为典型。作者描写牡丹花开时的盛景,只用“春残”二字点出季节,因为牡丹盛开恰在春暮。作者并没有着力写紫牡丹的美,甚至没有对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点染,单从“豪贵”对她的态度着笔。豪贵们耽于逸乐,“无日不看花”,桃杏方尽,牡丹又开,正值暮春三月,为“惜春残”,更是对牡丹趋之若鹜。以争赏之众,衬花开之盛,“惜春残”一笔确实收到了比描写繁花似锦更好的艺术效果。次

  

创作背景

  在唐代,观赏牡丹成为富贵人家的一种习俗。牡丹中又以大红大紫为贵,白色牡丹不受重视。这首《裴给事宅白牡丹》便是唐代这种风习的反映。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2-83
2、 张明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41-942
卢纶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郑少嘉求贡纲馀茶 其二

宋代张栻

茗事萧疏五岭中,修仁但可愈头风。春前龙焙令人忆,知与故人风味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辛酉使道宿涿州饮赵漳侯宅四首 其二

明代何吾驺

惟此萱树花,亦名宜男草。君家老莱子,五十未孩抱。

俄然产双璧,芳华并国宝。异乳乃同生,以欢北堂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 题亦斋丈《环影祠》乐府

清代刘嗣绾

广寒吹下霓裳,曲中再识春风面。马嵬坡下,香消人去,袜尘犹恋。

白发梨园,红牙菊部,一般哀艳。倩雪衣学舞,金衣学语,重翻出,长生殿。

当日清平应制,问宫中、几回欢宴。海棠睡足,荔支笑后,梨花泣遍。

雨歇零铃,风高羯鼓,旧愁成片。向旗亭唤取,银尊檀板,夜深相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后过东山

宋代黎廷瑞

羸骖破帽约轻寒,破费春风半日閒。
一事无成年四十,又随花柳过东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雷门吟

清代赵黻

余姚有余霖,四十老一衿。谒我蕺山麓,涕出悲不任。

谓公今诗史,乞为雷门吟。我兄名曰震,雷门乃其字。

霖生托遗腹,母老欲见弃。兄嫂争乳之,兄怙嫂则恃。

母亡霖六龄,九龄兄授经。霖愚复多病,支拄求蔘苓。

病则夺书笈,愈则还镫檠。欲继先子业,恐伤予季情。

回忆七龄时,兄子同病疡。戒嫂善视叔,叔愈他何伤。

日夕嫂抱持,兄子掷在床。我啼嫂则泣,我笑兄则欢。

三十授弟室,黾勉庠序间。嗟我衣上线,嫂泪存斑斑。

嗟我笥中书,手泽兄丹铅。兄嫂六十没,合葬上林村。

南山宋家隩,有我兄嫂坟。兄以贫废学,为医活千人。

活者恸兄死,安得赎其身。霖困蓬蒿中,惧掩兄嫂贤。

椎心泣血辞,愿公采斯言。我为一一书,孝义至斯止。

愧彼尺布谣,用以资国史。

卢纶

卢纶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