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进太宗

唐代徐惠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清早我就对镜梳妆,妆成后却又忍不住犹豫徘徊。
古人千金才买美人一笑,陛下一纸诏书就能把我召来吗?

注释
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
裴回:即”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千金一笑:即一笑千金,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讵:副词。岂,难道。

参考资料:

1、 王力等编撰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765页,第783页,1064页 .
2、 《成语大词典》编委会 编; 王朝晖,陈桂杰,梁超 校 .成语大词典(最新修订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

创作背景

  唐太宗曾下召让徐惠去见驾,她过了很久还没到,唐太宗非常生气。她因此献了这首诗:“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唐太宗见后大悦,怒气一下子全消了。   

参考资料:

1、 《唐语林·贤媛》,《大唐传载》,《唐诗纪事卷三》:上都崇圣寺有徐贤妃妆殿,太宗曾召妃,久不至,怒之,因进诗曰:“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2、 《诗女史纂卷之六》:尝召充容,久不至,怒之。因进诗曰:“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帝大悦。
3、 《情史》: 唐太宗尝召徐贤妃(妃名惠,湖州人,八岁曾拟《离骚》),不至,怒之。贤妃进诗曰: “朝来临镜台,妆罢且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以娇语解围。
4、 尧山堂外纪·卷二十二·唐:太宗尝召徐贤妃不至,怒之,贤妃进诗曰:“朝来临镜台,妆罢且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贤妃名惠,湖州人,长安崇圣寺有贤妃妆殿。)

赏析

  徐惠的《进太宗》又名曰《妆殿答太宗》,是在皇帝屡召不赴情况下写就的一首难得表现作者“女儿性”的作品。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前两句虽然不着一墨写作者如何梳妆,却让佳人对镜的优雅美态如在眼前,颇见功力。在数以千百计的后宫妃嫔中,得到君王的宣诏,本应喜悦之极应命而至。就封建文化要求女子“柔顺”、不得违抗君命的“角色规范”而言,更应该立即应诏。可徐惠却偏要君王等一等,“妆罢”后久久不去应诏,反而要在镜台前徘徊不前,故意要引逗得君王着急。等到君王真的因急生怒,她似乎又早料到了,慌不忙的借“千金一笑”的典故,戏谑地反问太宗:“古人千金买美人一笑,陛下传召我一次,我能来吗?”

  徐惠的问句,

  
徐惠

徐惠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人(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求早死。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其心愿。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国村送游黄山之作 其二

宋代李弥逊

雅道于今久寂寥,规模君肯到祈招。鲸牙浪阔倾三峡,鹏背云高负九霄。

但觅图书供闭户,不忧勋业误题桥。七言起我黄山兴,若第诗功不愧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徐中书崇威还家

明代金幼孜

京华岁将暮,谒告独还家。客路霏霏雪,寒梅处处花。

綵帘娱爱日,寿酒酌春霞。回首隔蓬岛,相思梦更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紫烟楼八咏步陈仪翔年兄百尺楼韵 其七

明代邓云霄

雨馀郊郭抱烟幽,日淡风和草木柔。愁里留春惟酒瓮,闲中怡老有菟裘。

桑麻事业还堪办,鸟雀人情未易求。自笑苦吟冰作骨,从教疏鬓雪盈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塞曲

明代宗臣

壮士怀慷慨,高义贯长虹。甘心报国雠,挟矢忘厥躬。

远望边尘起,万里扬悲风。拔剑出门去,驱驰远从戎。

昔为千人英,今为万夫雄。单于来接战,杀气冲苍穹。

黄尘不可见,白日忽以蒙。一战雁塞清,再战龙庭空。

归来报天子,献捷甘泉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吴虎臣汪仲淹二子

明代欧大任

丰干曾有尺书裁,木末芙蓉两度开。紫气青牛何日遇,朱霞白鹄半天来。

将因夜月乘租舫,可及秋风过钓台。倘入名山还报汝,江南空忆大鄣才。

徐惠

徐惠

徐惠(627年―650年),湖州长城人(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生于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求早死。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其心愿。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