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15篇诗文
海门东向沧溟阔,潮来怒捲千寻雪。浙江亭下击飞霆,蛟蜃争驰奋髯鬣。
钜鹿之战百万集,呼声响震坤轴立。昆阳夜出雨悬河,剑戟奔冲溃寻邑。
吴侬稚时学弄潮,形色沮懦心胆豪。青旗出没波涛里,一掷性命轻鸿毛。
须臾风送潮头息,乱山稠叠伤心碧。西兴浦口又斜晖,相望会稽云半赤。
诗家谁有坡仙笔,称与江山作勍敌。援毫三叫句不成,但觉云涛满胸臆。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