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赴怀玉山作

明代李梦阳

始临清溪寺,不谓兹路艰。崎岖踰南岭,转见山郁盘。

重阴起北谷,冻雨响前峦。志定迈孰禦,勇往竟孤攀。

挽葛接悬狖,架木凌飞湍。律律岩壑变,飒飒岚风寒。

隔港望绝岫,嵉嵉巳云端。

李梦阳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216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吴而待张中卿兄弟过崇胜寺

明代黎民表

一径远尘嚣,孤峰坐阒寥。霜林依断岸,江浦入寒潮。

草自香台积,花随宝胜飘。禅心无起灭,持钵过清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抱痾十二绝句 其六

明代王世贞

病在何妨暑,科头镇日眠。莫言疏笔砚,不索卖文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禾诗瑞禾美司马屠氏也忠而见绌宽慈靖终爰有嘉禾产自窆封是故美之

明代王世贞

蜿若游龙,矫若归鸿。入自巽方,钟为幽宫。无丛菉薋,无蔓迷阳。

芃芃嘉禾,产此高冈。此燥而冈,彼湿而粳。恶乎宜乎,天定发祥。

在昔圣臣,诚不见明。皇灵动变,郊迎返风。同颖之禾,唐伯荐王。

王不自有,以归姬公。唯子之昔,经营四方。日笃不懈,拱翼世皇。

角巾东归,口不挂功。含弘树惇,惠此家邦。是故大归,上启帝聪。

我闻寸田,可菑以耕。培尔孙枝,岂惟子躬。是穮是蓘,其滋必丰。

请用荐尝,标此荩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方山子传

宋代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补种牡丹二绝

宋代苏辙

换土移根花性安,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
李梦阳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