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明府茅冈杂咏 其八 蟀蟋坪

明代李云龙

山中饶薜萝,底事频促织。借问黄金笼,如何秋草色。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7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棘刺雕猴

先秦韩非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酬徐居厚寺簿

宋代许及之

度江见三白,飞雪为谁妍。因山行毕役,忧国且愿年。

眷言灵驾发,绵延属车骈。阳侯既效职,滕六敢自贤。

阁阴不忍下,竣事即堕前。山林亦缟衣,挥洒纷素筵。

似与孤臣泪,同作珠贝编。岂无访戴舟,拘文不容牵。

感君相料理,语妙堪流涎。奈何补天手,袖此鉴湖堧。

不受邻僧米,颜公合忧煎。挼挲映雪眼,纵臾吟诗肩。

同时天下名,一日方九迁。君不策高足,馀子烦后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灯夕杂咏 其二

明代伍瑞隆

清歌连袂踏春回,选得鞦韆胜地开。早晚场中施綵缕,玉人亲手送将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 其八 石夫人

宋代陈著

千尺嶙峋直立形,流传神应挟风霆。石身本聚山川气,便是人心聚处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鹄操 其一

清代屈大均

黄鹄死,不留雏。母在荆江子在吴,魂来将子人黄垆。

吁嗟乎,黄鹄尔何愚。留子与雄雄不孤,雄不孤兮尔魂长依吾。

李云龙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