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三百三首 其一一五

唐代寒山

柳郎八十二,蓝嫂一十八。夫妻共百年,相怜情狡猾。

弄璋字乌䖘,掷瓦名婠妠。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寒山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7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方性夫同年见寄

宋代王庭圭

礼经久颠庞,不绝仅如带。诸儒共补葺,纷然莫酬对。

先生隐桐庐,议论有根蒂。剑胸剔废滞,电眼烛幽晦。

齑盐二十年,时节忽已届。声名塞天宇,笔舌翻清濑。

子美蓬莱宫,辉赫辄自怪。文彩动人主,英风特飘洒。

清芬掩幽兰,四海共纫佩。平生慕忠义,烂漫意常在。

坐阅诸公间,谁与论梗概。著书逢休运,一洗穷愁债。

骎骎度骅骝,过都如历块。嗟予强追蹑,常负跛鳖态。

虽登龙虎科,异调愧当代。才高自激烈,无为逐时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分教之琼州

明代翁万达

潮中才子旧知名,挟册翩翩赴上京。学探渊源单卖椟,官依桑梓亦登瀛。

岭云端为琴书润,旅况兼无簿牒萦。莫羡苏湖擅桃李,琼台元是粤书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慢三首 其三

清代奕绘

高人多爱竹,故画竹,必高人。此一十三篇,横斜疏密,各具精神。

猗猗朱栏曲沼,待微风、细雨与传兴。苔径低拖凤尾,石林丛长龙孙。

廿年墨彩如新。有婿守遗珍。向京国移家,万人如海,遇我相亲。

欣然全编见赠,抵琼瑰、远过百千分。一榻清风无暑,几枝仙露超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杂诗六首 其六

元代马臻

采菱渡头秋日晚,孤楼隔岸知谁家?参差远树杂云气,灭没渔舟侵浪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韦秀才

唐代李群玉

荆台兰渚客,寥落共含情。空馆相思夜,孤灯照雨声。
寒山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