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渎神 其二

清代毛奇龄

丹殿俯嵯峨。洞庭秋水湘娥。深房鬼火暗青萝。呜咽神弦自歌。

文木漆光丝缠腹,蕉花影里婆娑。只为相思美子,灯前一敛双蛾。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4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堂春·雨中杏花

明代陈子龙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婉约 写花 抒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鹤仙

宋代杨无咎

数文章翰墨。前辈远,稍□风流岑寂。公才万夫敌。嗣家声,不坠江西人物。凝脂点漆。向鸳行、神峰秀出。况襟怀倜傥,词华洒落,未容俦匹。
均逸。妙龄识退,故国怀归,问安亲戚。屏风坐隔。看除召,在晨夕。对生朝,且趁清明时节,痛饮无妨堕帻。著莱衣戏舞,千春永如是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孙大夫赠开江沈察判

宋代郑亿年

缔构拥苍岑,空林一径深。岚蒸四壁润,云锁半窗阴。

都寂世尘影,但清天籁音。若教支遁买,应倍沃洲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韩偓诗并记有感 其一

宋代李纲

唐室昔不竞,天纲遂陵迟。阉竖擅朝政,奸雄肆觎窥。

天子遭迫胁,翠盖蒙尘飞。矢石集黄屋,四郊皆鼓鼙。

群凶虽殄灭,国命亦已移。韩子司翰苑,实被昭宗知。

忠言虽屡贡,颠厦诚难支。谪官旅南土,召复不敢归。

当时白马驿,从横卿相尸。投之浊流中,至今耆旧悲。

夫子乃幸免,祸福良难期。假道寓沙阳,空门知所依。

虽踰二百载,犹传赠僧诗。邑令真好事,作记刊丰碑。

文辞虽浅陋,事实颇可追。读之三叹息,吊古情悽洏。

寄声藏去者,擅有将奚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溪行寄灵舒

宋代徐照

滩恶过金水,波声远亦闻。
诗同家信发,灯赂钓船分。
数夜仍无月,看山半是云。
又须登岸宿,囘望却思君。
毛奇龄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