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唐代李商隐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咏物 写花 菊花 抒怀 闲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陶渊明诗中只是采黄菊的黄精。郢都歌曲中新传唱阳春白雪的白雪花英。
白色不同于黄在篱笆墙下发展(白居易有咏白菊自比白头翁诗),繁盛的白花繁白好像从月亮银水中出生。
浮照酒杯少摘一些又打开云云母屏风,连带露水全都移植好像连缀着月亮这个水精。
偏偏称心的五字诗人客对您含着鸡舌香的郎官来称赞,您如这白菊花从此得地就开始欣欣向荣了!

注释
马郎中:即前水部马郎中。《移白菊见示》是马郎中的诗。
陶诗:东晋诗人陶渊明之诗。
黄金实:指菊花。陶渊明爱菊,诗中多有对菊花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这年春天,李商隐全家迁到永乐(今山西芮城附近)居住。诗人来到这里后生活很清闲,因为在这一期间他因家母丧而去官在家安住,暂时远离了复杂的政治舞台,住“蜗牛舍”,饮松酌酒,又弄琴笙,赏花草,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此诗就是诗人当时悠闲心境的反映。   

参考资料:

1、 靖宇.唐诗多用途 多功能辞典:辽海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78-79

赏析

  菊花历来是诗人笔下的爱物。东晋陶洲明就以爱菊闻名。尤其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更抬高了菊花的“身价”。不过人们赏菊,多数人喜欢黄色的金菊。而不大喜欢寒素的白菊。唐人也是如此。刘禹锡就在诗中写过当时“家家菊尽黄”(《和令狐相公玩白菊》),虽有夸张。但却反映出大多数人的嗜好,因为“白花冷淡无人爱”(白居易《白牡丹》)。而李商隐这首诗则专为白菊写照,极言其美。

  诗一开头便写道:“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实”即花。晋代潘尼《秋菊赋》中就有“真人采其实花”之句。“英”也指菊花。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的诗句。“郢曲”与“白雪”都是用典。宋玉《砖楚王问》中说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话旧行

宋代单人耘

秋涛捲大江,轫发车站后。夜黑山浓腻,雨细风辐辏。

画意未须萌,诗锋忽暗斗。暂忘案牍劳,却话童年旧。

江村春方滋,汀柳拂清昼。矫健随师履,咿唔亲句读。

稚拙情多违,虔敬胸无垢。夜半风啸竹,草堂雨垂柚。

味得诗书腴,学共金石镂。孰知堕尘纲,迢递逐声臭。

嗟当而立年,运厄类舟覆。浦镇春芜绿,抱儿惭喙咮。

煤城电厂明,执铎为学究。情爱在何许,帝阍高难叩。

偶访矿工家,野篱老红皱。其人多朴讷,终岁凿坤轴。

煤屑沾衣归,就食不遑漱。妻孥喜远客,盘案堆饤饾。

别时月坠野,平林灯似绣。笔触寓烟煤,粗豪在肘袖。

投诗“快哉亭,”此意稍泄漏。始知方寸外,乃有大宇宙。

既隔三十年,记忆时一透。往揖彭城雨,或可贾汪逗。

念彼温粹颜,返我花甲幼。矿工与画师,皆有真诠授。

真诠不可泯,愿向朋侪售。诗成三步内,逸思每驰骤。

师德传江浦,要言铭座右。千帆黑压云,片日红熏岫。

一悟得虚灵,魔道两无咎。痴咏有至东,不啻银瓮富。

敢信郑子言,读我诗者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丹山秀首座竹筇 其一

宋代释慧空

老身一衲百无营,病骨人惊太瘦生。多谢枝筇解扶我,松阴石上听溪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春江垂钓图

元代刘崧

坐把钓鱼竿,虚潭翠如泻。轻舟浮不动,只在松阴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坐大梅山馆得诗三章简卢漘 其三

清代姚燮

出入甘于劳,在虫为蝜蝂。埋头泥土中,苦计事生产。

佳人近逃名,弹琴傲嵇散。锐心研古勤,冷面接人懒。

天末海上楼,空青落杯盏。水云流英英,百龙互飞䎒。

沧洲不阻盟,惜尔羽毛短。天镜无量光,委以寸管限。

素壁照素心,青山对青眼。汃湃风扬涛,纤鸥狎之坦。

发我旧箧衣,积尘俟湔浣。谁使夕翳横,玉河影中断。

广术不可轮,吾当叩虚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斋偶书呈子通无隐

唐代朱长文

夙志在萧閒,获此遁幽迹。乔林无冬春,苍霭异晨夕。

旁窥疑好峰,俯瞰惊峭壁。浩然溪山兴,尽在陶潜宅。

杖藜行水边,萍际湛空碧。良鱼不轻游,弱羽犹自惜。

吟髭不禁霜,晓鉴见早白。古人已深叹,信是林园客。

遣累假禅锋,陶情任诗格。寄声招友人,来看亭前柏。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