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都望幸

唐代章碣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心打扮登上宫院高台,心绪恨怨眉头紧锁不开。
即使皇帝幸临也是无益,狠心君王自带美人前来。

注释
东都望幸:东都指洛阳,那里的宫女们盼望皇帝的幸临。
珠翠:宫中美女头上佩饰的珍珠宝物。
高台:宫中的高楼。
眉月:弯弯的眉毛象初月一样美丽。
连娟:美好的样子。
恨不开:愁眉不展。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10-111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13-215

创作背景

  据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卷九“好知己恶及第”条云:“邵安石,连州人也。高湘侍郎南迁归阔,途次连江,安石以所业投献遇知,遂攀至整下。湘主文,安石摧第。诗人章碣赋《东都望幸》讽刺之。”可知这首诗为讽刺唐代科举制度中拘私舞弊的情形而作的。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10-111

赏析

  《诗品》的作者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东坡讲:“言有尽而意无穷。”《说诗粹语》的作者沈德潜也说:“诗要讲弦外音,味外味。”都是说诗要含蓄蕴藉,要有言外之意,才能使人读了感到诗意深厚,有无穷的意味。这首诗就有这个特点。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失幸的官女怨恨君王的无情,然而仔细读来,却大有深意。诗人把准备应试的考生比作望幸的宫女,把主考官比作君王,把“美人”比做因主考官询私情而得中者。诗中含而不露,却又无情地讽刺了唐代科举制度中拘私舞弊的情形。

  诗人一开笔,便描绘了一个登上高台而无心打扮愁眉紧锁愤慈难平的官女形象。第一句是写失幸官女怨恨之情态。第二句则进一步描写这个官女愁怨的面容。上一句是对官女

  

章碣

  章碣(836—905年),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松坞答鲁南对月见忆之作

明代顾璘

良宵爱对空山月,赤旱愁侵独坐人。江鹳不将时雨至,林乌还带晚霞新。

家依百亩心同切,地隔孤峰梦亦频。野寺相随又相别,人间离合本无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汉五首 其一

明代李梦阳

好游良有殚,今朝竟言归。汹汹舟下涛,乱之将畴依。

异途各为趋,同木相随飞。遹观千仞禽,谁复瞻其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花诗三十首 其十二 十二文

明代邓云霄

谁家少妇婿从军,闲数馀花对夕曛。吹度西窗人独倚,泛归南浦水全分。

风飘蝴蝶三更梦,雨散阳台一片云。踏碎琼瑶愁不扫,朝来还拂绛罗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套(以下皆集外诗)

明代蔡宗尧

胡虏昔何在,遥闻将士讹。
何曾亲吉甫,遽欲夺蓬婆。
浪议轻痈溃,成功幸石磨。
未知廊庙计,终始果如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 春夜怀故人

宋代李吕

参横月落闻街鼓。指杨柳、天边路。冷澹梨花啼玉箸。

五云芝检,八花砖影,稳上鳌头去。

吹箫台冷秦云暮。玉勒嘶风弄娇步。四雁峰前凭尺素。

壁尘香减,绮窗风静,记得题诗处。

章碣

  章碣(836—905年),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