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旅行 / 金陵道中

唐代殷尧藩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
堠长堠短逢官马,山北山南闻鹧鸪。
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呼卢。
寂寥一点寒灯在,酒熟邻家许夜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烟树寒林时隐又时现,我的行装轻便又简单。
到处都能遇到官家马,鹧鸪满山啼叫声不断。
万里关河都是派行舍,呼卢之声好像响耳边。
深夜只有一盏寒灯在,盅盅美酒未把愁闷遣。

注释
烟树寒林:笼罩在烟雾与微寒中的树林。
野人:在野之人,作者自指。
行李:即行装。
萧疏:稀稀落落,这里指行装轻便简单。
堠(hòu)长堠短:指行程或长或短。堠,古代驿路旁边记里程的土堆。
逢宫马:在路上常常遇到官马。
鹧鸪:鸟名,古人认为它的叫声很象“行不得也

赏析

  “烟树寒林半有无,野人行李更萧疏”两句为后文的以酒浇愁作了张本。先写这一笔,正是他写此诗的目的,既能够哄起读者的联想,又有助于文章主题的表现。当然,这里没有提到一个“愁”字,然而诗人巧用“半有无”“更萧疏”自然景物和行装的点染,从中不难看出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并为后句作了伏笔。这一笔虽很细小,而在结构上是十分关健的。其一是攀领全篇的点睛之笔,其二是理解全诗的要害之处。因此,作者于此是精力着著。

  第三句紧接首句,又作了环境氛围的补充:我为什么要长期离家不能归呢?因为“堠长季堠短逢官马”。这是一个意在言外之句。含蓄地点出了官差多,民役艰,百姓苦的现实。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很深,又很难以排遣。第四句用“行不

  
殷尧藩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狸奴画轴

金朝王良臣

三生白老与乌员,又现吴生小笔前。乞与黄家禳鼠祸,莫教虚费买鱼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杨大谏

宋代张咏

东南云物异,端正产贤人。
才大可高古,名雄始入秦。
文江横舫楫,艺辅划荆榛。
民事忧偏切,金门老更亲。
天教任孤直,帝亦赏清贫。
功业荣书史,铨题洽缙绅。
苦闻辞禄绶,远擬访仙真。
却顾希颜者,迟留塞草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灵武台

明代庞尚鹏

龙辇偏惊蜀道难,谁将一剑定长安。渔阳鼙鼓通秦塞,灵武旌旗拥汉官。

百战风高争跃马,六飞尘静见回銮。独怜恢复功成后,河朔云深草木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朝

明代谭虬

海日凝寒生紫烟,门庭几度揭红笺。鸠车竹马儿童市,椒酌辛盘兄弟筵。

头插梅花人蹴鞠,架悬绒线院鞦韆。万方尽祝君王寿,一个苍生借一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春曲十首 其八

明代陆深

繁丝咽管九霄声,面具腰装百态生。请看一年春富贵,尽

殷尧藩

殷尧藩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