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清代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中秋节 月夜 写景 山水 写水

注释

①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诗人由贵州返回海宁,途径洞庭湖,正值中秋,游后作成此诗。
②霾云:阴云。蓬蓬:茫茫覆盖貌。冒:覆盖。
③敛容:改变容颜。
④冯夷宫: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其宫殿在湖水深处。
⑤“此时”二句:骊龙,黑色的龙。《庄子·列御》记:骊龙颌下有珠,经常浮游水上,衔珠长吟。二句意为这时潜伏深处的骊龙,因为眼花缭乱,不能浮游上来衔珠长吟了。
⑥“巨鱼”二句:腾踔(chuō):跳跃。千黄金:意为千万鳞片像黄金一样闪闪耀眼。
⑦翻:反。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如“冯夷宫”、“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句,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神兼备。从风收云散,写到日落月升,最后在渔歌渺渺中收尾,给人清幽淡远之感,仿佛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神话境界。全诗笔调轻健活泼,如行云流水,呈献出一派空明澄澈的景象,使人神往。中秋明月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内容,此诗则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为同类题材之诗的佼佼者。

  诗人无论是在表现新题材、开掘新境界,还是在语言表达艺术方面,都是

  
查慎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9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求刘知录澄泥香炉

南北朝邹浩

千卷新书三叠琴,青灯炯炯夜沉沉。野人此外无馀好,只欠澄泥一炷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也先帖木儿开府宅壁画山水歌

元代赵孟頫

大山崒嵂摩青天,小山平远通云烟。商侯胸中有丘壑,信手落笔分清妍。

阆风玄圃元不远,粲烂金碧流潺湲。参差涧谷楼观起,萦纡石路朱桥连。

松风飕飗响虚阁,棋声剥琢来群仙。渔歌樵唱渺何许,纶巾羽扇清溪边。

高情自有泉石趣,凉意不受尘埃缠。世间书画亦岂少,谁能真赏如公贤。

华堂风日不到处,绝胜绣幕空高悬。举觞酌酒为公寿,眼明对此三千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刘季德李白我王性父谈倚平何龙友饮明府张公署中

明代欧必元

仁山春色郁崔嵬,院里桃花次第开。卜夜自张公子宴,雄风谁擅大夫才。

谈高莫把词锋折,兴剧宁知玉漏催。闻道临邛多重客,诘朝犹见马卿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敬和堂尊洪先生西征二首 其一

明代夏良胜

将星垂曜烛西南,江汉师行惯解骖。鸟道层空千里阁,旌头划破半江岚。

雪深淮蔡须成算,夜宴宾僚未易参。露布驰功报天子,脱衣沽酒壮歌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莫子宪中奉挽歌词三首 其一

宋代葛胜仲

嗜学唯何甚,飞声实久如。郎星频省户,卿月转周庐。

桂奠房祠酒,芸残册府书。音容千古外,坟槚閟南徐。

查慎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