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周遇吉传

清代李重华

为扰潼关突蓟丘,大同搏战鬼神愁。辞家战士无旋踵,报国将军有断头。

致死已摧狂孽势,迎降真恨贼臣谋。十三陵末馀抔土,千古忠魂哭未休。

李重华

清江苏吴县人,字实君,号玉洲。李寅子。雍正二年进士,官编修。工诗。生平游踪,历巴蜀,过秦、汉、唐之故都,望终南、武关之形胜,登泰山,谒孔林,登临凭吊,发而为诗,颇得江山之助。有《三经附义》、《贞一斋集》。► 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分题得秦淮寿龙致仁

明代顾璘

秦人凿淮古城碛,秦时流水今如昔。地下黄金空自深,天门紫气逾辉赫。

六代烟华涨锦云,龙江鹭渚澄青碧。形胜今开天子都,风流更隐幽人宅。

幽人抱艺入承明,能使四海传高名。翻然解组归淮水,笑弄渔舟自濯缨。

闻道舍傍葛仙井,的烁丹砂彻夜明。与君共泥紫金鼎,手把霓旌游太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至酇城和德麟韵

宋代李廌

绿胜章台杨柳街,青罗斗帐净无埃。
五株何用诗频说,安得韩公到此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樵耕读四首 其二

明代任环

云山砍破,挑此一肩。留彼新松,以待参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高归途访名园遗址

清代劳孝舆

越台秋老霸图湮,访旧无端感慨新。射圃废来官马瘦,名园荒后主僧贫。

曾无绿野留歌扇,只合青山与酒人。吾辈风流今在耳,浩歌还访晋遗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喻

宋代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樾,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槃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李重华

清江苏吴县人,字实君,号玉洲。李寅子。雍正二年进士,官编修。工诗。生平游踪,历巴蜀,过秦、汉、唐之故都,望终南、武关之形胜,登泰山,谒孔林,登临凭吊,发而为诗,颇得江山之助。有《三经附义》、《贞一斋集》。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