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行

清代通琇

天地本无碍,乘风且浪游。岸疑随舫动,星故逆云流。

小憩闲临水,高吟晚上楼。宁知人代里,不复有丹邱。

通琇

通琇

通琇(1614~1675),清初临济宗僧。江阴人。俗姓杨。字玉林,世称玉林通琇。十九岁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任其侍司且嗣其法。后住浙江省武康报恩寺。清·顺治十五年奉世祖之诏入京,于万善殿弘扬大法,受赐号“大觉禅师”,翌年加封为“大觉普济禅师”,赐紫衣。十七年秋,帝建立皇坛,挑选一千五百僧受菩萨戒,特请师为本师,并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其后,师回西天目山,重修殿宇,将山麓之双清庄改为丛林,因袭该山祖师高峰原妙所创师子正宗禅寺之名称,称为师子正宗派。康熙十四年七月,寂于江苏省淮安慈云庵,年六十二。►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陌上桑

两汉佚名

今有人。山之阿。被服薜荔带女萝。既含睇。又宜笑。子恋慕予善窈窕。

乘赤豹。从文狸。辛夷车驾结桂旗。被石兰。带杜衡。折芳拔荃遗所思。

处幽室。终不见。天路险艰独后来。表独立。山之上。云何容容而在下。

杳冥冥。羌昼晦。东风飘遥神灵雨。风瑟瑟。木搜搜。思念公子徒以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事 其二

清代魏坤

夜深犹不寐,独自挹清景。素月升东林,万籁此俱静。

群动已尽息,露滴鹤孤警。山麓闻幽香,蹑足上梅岭。

蹜蹜如有循,愁踏横斜影。此意人不知,此景吾自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邵薛村道士陈公求诗

元代耶律楚材

玄言圣祖五千言,不说飞升不说仙。烧药炼丹全是妄,吞霞服气苟延年。

须知三教皆同道,可信重玄也似禅。趋破异端何足慕,纷纷皆是野狐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制赏花

宋代寇准

上苑经春雨,宸游属盛时。
花光笼宝槛,柳色暗龙池。
潋滟雕觞满,融和暖日迟。
共歌成至乐,千载摇声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仲沔佥事隐居上虞之东山闻航海北山作此以寄

元代成廷圭

鉴湖春水暖生波,几个归航载酒过。掩鼻东山将不免,伤心南浦竟如何。

纷纷白发交情在,耿耿丹心老泪多。安得相从天上去,玉堂清夜听鸣珂。

通琇

通琇

通琇(1614~1675),清初临济宗僧。江阴人。俗姓杨。字玉林,世称玉林通琇。十九岁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任其侍司且嗣其法。后住浙江省武康报恩寺。清·顺治十五年奉世祖之诏入京,于万善殿弘扬大法,受赐号“大觉禅师”,翌年加封为“大觉普济禅师”,赐紫衣。十七年秋,帝建立皇坛,挑选一千五百僧受菩萨戒,特请师为本师,并加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其后,师回西天目山,重修殿宇,将山麓之双清庄改为丛林,因袭该山祖师高峰原妙所创师子正宗禅寺之名称,称为师子正宗派。康熙十四年七月,寂于江苏省淮安慈云庵,年六十二。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