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柳敬亭

清代冒襄

忆昔孤军鄂渚秋,武昌城外战云愁。如今衰白谁相问,独对西风哭故侯。

冒襄

冒襄

  冒襄(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 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别万二芝轩

清代严烺

郎官湖上暂停车,樽酒从君万里余。此去且听衡岳雨,相思莫寄武昌鱼。

烟深橘柚人家远,月落梧桐水驿疏。回首可怜歌舞地,隔江黄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辛殿撰自江西提刑移京西漕

宋代罗愿

峨峨郁孤台,下有十万家。喧呼隘城阙,恋此明使车。

忆公初来时,狂狡啸以哗。主将失节度,玉音为咨嗟。

一朝出明郎,绣衣对高牙。持斧自天下,荒山走矛叉。

光腾将星魄,枉矢失惊蛇。氛雾果尽廓,十州再桑麻。

恩令撰中秘,天笔有褒嘉。辛氏世多贤,一姓古所誇。

太史善箴阙,伊川知辞华。

谁欤立军门,杖节来要遮。亦有救折槛,叩头当殿衙。

英风杂文武,公独可肩差。佩玦善断割,挥毫绝纷葩。

时时有纵舍,惠利亦已遐。京西故畿甸,傍塞闻悲笳。

明时资馈餫,岂减汉褒斜。勿云易使耳,重地探荆巴。

三节萃一握,眷心良有加。古来居此人,爱国肯雄誇。

羊祜保至信,陶公戒其奢。安边有成略,此道未全赊。

公今有才气,功名安可涯。愿低湖海豪,磨砻益无瑕。

凌烟果何晚,犹有发如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 夜月

明代沈宜修

月晕天边常有。心绪浑如中酒。酒醒是何时,楼外乌啼杨柳。

依旧,依旧。赢得梅花消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陈石斋二首 其二

明代罗伦

帝与华胥作睡侯,天厨无分饱珍羞。友朋爱我垂高谊,妻子耘春不解忧。

十载驱驰归故里,两年漂泊落它州。草亭风雨潇潇处,却为苍生白满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首

宋代黄庭坚

分送香红惜折残,春阴醉起薄罗寒。
不如王谢堂前燕,曾见新妆并倚栏。
冒襄

冒襄

  冒襄(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