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陈维崧
忆昔吾家,有万卷楼,城西毫村。自江陵道尽,牙签半失,感阳焰熄,玉轴犹存。
借去一瓻,亡来三箧,墨化妖螭赴海门。无多剩,似乱馀故旧,卖后田园。
丛编暇日还扪。与药裹零星曝满轩。任半生穿穴,碎同蠹蚀,有时发作,陡若龙掀。
贫极须捻,老来怕读,閒对秋阳自较翻。吾休矣,亟束书高阁,且晒吾裈。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1731篇诗文
游登高山
唐代:黄麟
上至登高眼界宽,蜜陀僧舍富琅玕。天雄峻塔淩穹漠,泽泻巍阶铁护栏。
虎脑已回仙枕梦,鸡头宁愧国香兰。登临岂止黄花日,川练常随夜月寒。
洛下雪中频与刘李二宾客宴集,因寄汴州李尚书
唐代:白居易
题自写木石障子 其一
明代:张萱
凋零何事伴荒墟,不向春风借一嘘。独有根盘老顽碧,数拳犹是补天馀。
醉太平 护花灯
清代:邹祗谟
花明月暗。灯微风缓。怕来朝绣幕深馆。失春风一半。
流残绛蜡垂银蒜。须自把、铜虹换。荑手剔来金蕊焕。污兰煤须盥。
使日本
元代:郑梦周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