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一相悦,情迫莫自持。不闻《桑中》契,先以定情诗。
国史明得失,輶轩别醇疵。如何历郑卫,专录淫人辞。
鸡鸣风雨夜,奔者亦可危。执袪遵大路,岂不畏人知。
丘中有麻麦,两雄共一雌。双双李树下,宁免相诟訾。
立言讵可训,说者宜再思。无邪尼父教,用告童子师。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309篇诗文
大水那能望有年,恤民恩诏喜拳拳。事凭公廪终难济,情到官庄最可怜。
占取膏腴多极万,索来金谷动盈千。税于子粒偏加重,赋入荒年亦未蠲。
港次半收烟火价,野中分握草场权。鸡豚已尽田间利,舟楫仍需水面钱。
泛使不禁频去住,小民何日许安便。伐残桑枣惟馀地,典尽车牛莫诉天。
罪絷便连儿女辈,鞭笞宁计令丞员。屋庐毁废沦波底,老弱流离委道边。
糠秕无端争入市,酒浆那复敢开廛。监门有泪挥图上,守土何人达帝前。
愧我身非观察使,伤心聊述纪行篇。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