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513篇诗文
人皆患穷饿,子独无寒饥。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
汉之公孙弘,唐之张柬之。子岂不知此,与世相驱驰。
南山有奇木,荦荦松桧姿。此木在深山,年代不可知。
烟云终日荫,雨露早夜滋。一干可为栋,一枝可为榱。
耽耽廊庙中,小大皆可施。子岂不知此,汲汲将何为。
子其自努力,发愤而忘疲。孔孟非异域,行者皆可几。
退之虽绝足,大步亦可追。嗟子之兄弟,与我如四支。
余言子其听,无使我歔欷。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