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翁胸次足江山,万象难逃笔端妙。君看壁间耐冻枝,烟雨楂芽出谈笑。
想当却立盘礴时,醉魂但觉千岩晓。恨翁树间不画我,拥衲扶筇送飞鸟。
并作玄沙息影图,禅斋长伴炉烟袅。王郎自是玉堂人,风流合受莺花绕。
何为爱此枯瘦蘖,嗜好果超凡子料。为君援笔赋新诗,诗成一笑尘寰小。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1758篇诗文
人间勋业如作诗,先生能诗端自知。人间得丧如奕棋,先生能棋复何疑。
此身未免人间世,南北东西聊尔耳。波涛风际涌丘山,不害江河为止水。
今年青春草木青,只有白发日日新。先生一笑谢簪绂,归作三吴高尚人。
三吴寒暄几来去,童时闾井今犹故。闾门亲旧半成空,往往子孙无托处。
先生第宅濒清流,负郭岁有千钟收。挥金买酒醉花月,一局一篇方外游。
诸郎森森美且修,名声相继彻冕旒。斑衣夙夕奉颜色,借问达官谁与俦。
他年再拜乡人后,犹能敬为先生寿。
紫阳如佳人,晻霭送征舳。含愁入长眉,尽敛故时绿。
语儿已在眼,欢迎走僮仆。旧社问枌榆,新径开松菊。
还家聊作客,行色催辇毂。同升纱笼人,拔士有丰禄。
会当出水镜,一洗凡眼肉。跻荣赤墀涂,雁门诗可复。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