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不是烟,也不是雾,它浓密地笼罩着楼台。
白鸟飞来,点破了野色的沉寂;一道斜阳低低地照着,又仿佛一把剑,把它剖开。
它怎么愿随着芳草的消歇而寂灭远去?我真怀疑,它正追随着那远远的白帆,渐渐到来。
有谁能知道山公的情趣,他天天登高远眺,沉湎野色之中,大醉方归。
注释
野色:野外的景色。
幂幂:浓密状。
歇:消歇,消失。
山公:晋山简,曾镇守襄阳,喜酒,常常出外登山游览,尽醉而归。
参考资料:
李白诗“芳草换野色”,杜甫诗“竹风连野色”,姚合诗“嫩苔粘野色”,这些诗句中的“野色”,都可以按郊野的景色理解。然而,范仲淹这首诗里的“野色”,却别有所指,指一种具体的东西。这东西,非烟非雾,可开可合,能歇能行,而又难以实指,不可名状,无法形容。但是,春日郊行,诗人凝神四望,触目皆是这种东西,只见它在浮动,在荡漾,在闪烁;它是空气,还是水汽,抑或是一种光的折射,单凭直觉,是很难分辨清楚的。这东西本身已不好描绘,至于喝足了酒,醉眼朦胧所见到的这东西的模样,更是难以捉摸了。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正是把这种看不清楚的东西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了。即梅尧臣所说的“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范仲淹描摹野色:首先,他选定了春
穷山忍调饥,小窗玄豹蹲。百行无一膻,尔类曷所闻。
倏忽来往频,蠢蠕争夺繁。报王张义气,贾勇如虎贲。
鼓行有行伍,回旋呼弟昆。陁然方解严,滃然新分屯。
长蛇偶成势,偃月非无辕。咂肤甚虮虱,足駃不可扪。
上我古生台,隙我新垝垣。缀我玄兔颖,饮我陶泓浑。
或循伽梨圈,从朝不知昏。小弹复就地,讵忍伤其元。
屡扫复屡集,再驰仍再奔。咄哉诵帚儿,轻儇真少恩。
不复事扫除,直欲加燖燔。斥儿旋呼蚁,请试为蚁论。
好生乃大德,略听吾㖧㖧。尔宫大槐国,附庸檀萝根。
南柯在其左,东厢曾偃藩。休云城郭卑,中有侯王尊。
蜩甲贡庭实,虫臂供盘飧。犒享日厌馀,糗粻时有存。
可以燕族属,可以蕃子孙。悠哉天地间,晓然愚智分。
鹏则抟扶摇,鴳则止棘樊。蟭螟固微茫,触蛮方并吞。
巨细俱逍遥,彼此适晏温。老我不足慕,负尔犹忍言。
尔留固不恶,诵帚真尔冤。去去别处去,我砌休重扳。
御河冰消春欲暮,官船系著河边树。河边日日送行人,挝鼓开帆尽南去。
潘郎作掾独未还,腰弓却度居庸关。马上长歌一回首,关南树色青云间。
七月金山已飞雪,牛羊散漫行人绝。夜深陡觉毡帐寒,酒醒只闻笳鼓咽。
丈夫莫恨不封侯,食肉须当万里游。腰间拂拭黄金印,他日相逢尚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