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秦娥·秋萧索

宋代黄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悲秋 孤独 怀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天的景象萧索,西风凄厉,使梧桐落尽叶子,又送来了几声新燕的鸣叫声,几声稀疏的号角声。秋景秋声都那么悲凉,促动游子思归的心。四处漂泊,又加上离愁时时压着心头。当初分别时曾相约在秋天菊花盛开时重逢,然而年年辜负了这约会的日期,无法相见。遥想在那深深的庭院里、重重的帘幕内,对方一定不知怎样地在忍受着这相思的煎熬和独处的寂寞。

注释
⑴孤负:辜负。
⑵黄花:菊花。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这首词写游子的伤秋怀人之情。首句写出了独处孤旅,双在秋风叶落之时萦绕于游子心中的渴求温暖的呼唤,为古今诗词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的定下了萧杀的基调。接着便展开具体描绘。“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离人的愁绪,更何况此时此刻已不是黄叶方飘的初秋,而是“梧桐落尽”的深秋呢?词人于“西风”下着一“恶”字,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然而“西风”之“恶”还不止于落尽梧桐而已,作者巧借此调叠句之格,在强调“西风恶”三字后,又引出“数声新雁,数声残角”,幽咽凄厉,声声扣击着游子的心扉。这样,整个上片写出了一派浓重的秋意,为下文写游子的愁绪渲染了氛围。梧桐叶落、西风、雁声等意象的描写,为下阙游子的孤寂之情的抒发,奠定了基调。“离愁不管人飘  

黄机

黄机(1612-1686年)字次辰,一字澄斋,号雪台。浙江钱塘(今属杭州)金墩武林积善坊巷人。宋代福建莆田黄石金墩平海军节度使、赠太师谥清惠黄府十五孙。康熙二十五年(1686)卒。赠太傅、太师,谥文僖,赐祭葬于灵鹫山金墩武林白乐桥之南。► 1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群公高宴诗

南北朝杨训

中郎敷奏罢,司隶坐朝归。开筵引贵客,馔玉对春晖。

尘起金吾骑,香逐令君衣。绿酒犀为椀,鸣琴宝作徽。

寸阴良可惜,千金本易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唐代罗邺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卧听半夜杉坛雨,
转觉中峰枕簟凉。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游阴那寺 其二

明代翁思佐

共眠一榻在山隈,去住明朝不自裁。请看窗前松月白,早时曾向西中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 其二 雪中过李太白酒楼

清代俞士彪

飞鸢坠地饥鹰瘦。平野云低覆。棱层冰雪压貂裘。勒马城根抬首见高楼。

先生去矣千馀载。楼却依然在。我思沽酒一登临。此日寥寥谁舆伴孤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温泉二绝 其二

宋代李纲

玉池金屋浴兰芳,千古华清第一汤。何似此泉浇疾病,不妨更入荔枝乡。

黄机

黄机(1612-1686年)字次辰,一字澄斋,号雪台。浙江钱塘(今属杭州)金墩武林积善坊巷人。宋代福建莆田黄石金墩平海军节度使、赠太师谥清惠黄府十五孙。康熙二十五年(1686)卒。赠太傅、太师,谥文僖,赐祭葬于灵鹫山金墩武林白乐桥之南。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