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408篇诗文今日苦雨昨苦雪,武阳古道行人绝。春光已送二月来,何事蛟冰犹未折。
寒烟漠漠草萋萋,林花不放鸟不啼。渡口狂涛作人立,我来问渡声酸嘶。
策马长驱登玉岭,高天未午日已瞑。舆籓已裂盖亦破,彳亍仆夫泥过胫。
居人为指钟陵城,湿云压城城欲倾。罗溪新堤大如线,后推前挽空屏营。
仆夫有趾不敢举,睊睊相对黯无语。一堤已过复一堤,咫尺钟陵杳如许。
四山昏黑一声雷,电光迸射心胆摧。篝灯欲灭雨复注,停车慑伏空林隈。
我母鱼轩幸前发,嗟此艰危能自拔。入门长跪问母安,惨淡灯前犹吐舌。
钟陵仙吏贤主人,授餐授馆为居停。笑我别来头半白,逢君此日眼能青。
问余奉母将何适,母已年衰踰八十。十载为郎尚抱关,相逢悔捧毛生檄。
山川跋涉转踌躇,破雨冲泥御版舆。即使怀羹长可饱,不如归去赋閒居。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