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宋代李清照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晚间饮酒醉了,未卸头饰便和衣睡去,头上插的梅花的花瓣落了,只有花萼还残留在枝上。酒劲渐消,梅花的浓香将我从春睡中熏醒,使我不能在梦中返回日夜思念的遥远故乡。
夜晚寂静无声,明月留恋难舍,翠帘低垂。我只能无聊地用手搓揉着残损的花瓣,闻闻手中的余香,再发会儿呆来消磨这时光。

注释
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沉醉:大醉。
梅萼:梅的萼片,此处代指梅。萼,花瓣外面的一层小托片。

赏析

  一般诗词所咏之梅,多是凌寒怒放,傲立枝头的,对残梅则不屑于咏叹赞赏。这首咏梅词却不落前人窠臼,选取新的角度写梅。

  上片写词人醉眠后,残梅的幽香对她所发生的作用。首句虽未写饮酒的动机和场面,直截写酒后入睡,但从“沉醉”一词可以窥见词人饮酒之多和心绪之恶。一个“迟”字进一步透露出沉醉的状态,心情的抑郁和词人懒于卸装的倦怠神情。

  下句“酒醒”从首句“沉醉’”而来,由醉到醒,在内容上进了一层,在笔法上宕开一笔,同时为“熏破春睡”张本:酒意渐消,春睡才会被梅香熏破。“熏破”二字,通过嗅觉强调出梅香的浓烈。春困又加沉醉,所以睡得一定很甜;梦中得归故乡,所以心情暂时很美。“梦远不成归”,作者以梦写

  

创作背景

  此首当作于作者夫婿赵明诚任职江宁知府期间,其时约为公元1129(建炎三年)二月,是李清照所作的数首闺怨词之一。金兵南下,李清照举家逃离青州,于建炎二年(1128)春抵江宁。从此开始了后期南渡后的生涯。作者因此写下大量词作宣泄忧愁。   

参考资料:

1、 陈祖美.李清照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3:148-151
2、 韦建平 等.李清照词赏析:辽宁大学出版社,1982:169-171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阳台 清夜读断鸿零雁记,凄感无已,为填此词,恨不能寄示曼殊大师于泉壤也。

清代严既澄

南国缄魂,东洲诀梦,断肠人太匆匆。灰尽心香,依然怨叶悽蓬。

蛾眉并世恩难绝,是枯兰不耐春风。遁寒山憔悴行吟,拼耗幽衷。

琼楼月暖知何恨,恨萦裙柳弱,不系游骢。能几低徊,朱颜又褪春红。

冥冥岁月驱人逝,怅仙山茫邈难通。剩沈沈怨雾愁云,长伴孤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张湖熟雹诗

南北朝陆琼

惟徵动羽,惟阴胁阳。雨水作沴,凝气为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唐代顾况

(持斧,启戎士也。戎士伐松柏为蒸薪。
孝子徘徊而作是诗。)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陈石斋饮酒韵

明代苏仲

狂夫不饮亦狂歌,饮到狂时可奈何。不管舞残沧海月,那知抖破白云蓑。

胸中浩气高腾汉,笔下长才倒注河。我欲间公真事业,经纶都在酒杯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孟文墨梅

元代凌云翰

吴生妙绝宫墙画,不向冰纨寄墨痕。怪得炎天见梅蕊,姚江知有季章孙。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