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欧阳辩

宋代苏辙

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
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
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承教。
文章疏略未足云,举止猖狂空自笑。
公家多士如牛毛,扬眉抵掌气相高。
下客逡巡愧知己,流枿低昂随所遭。
却来京洛三十载,重到公家二君在。
伯亡仲逝无由追,泪落数行心破碎。
京城东西正十里,雨落泥深旱尘起。
衣冠缠绕类春蚕,一岁相従知有几。
去年叔为尚书郎,家传旧业行有望。
今年季作澶渊吏,米盐骚屑何当起。
前辈今无一二存,后来幸有风流似。
黄河西行于没屋,桑柘如云麦禾熟。
年丰事少似宜君,饱读遗书心亦足。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苏仙山(郴州城东有山,为苏耽修真之所,名苏仙山)

唐代沈彬

眼穿林罅见郴州,井里交连侧局楸。味道不来闲处坐,
劳生更欲几时休。苏仙宅古烟霞老,义帝坟荒草木愁。
千古是非无处问,夕阳西去水东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方寺后港观荷

明代张元凯

芙蕖浮潋滟,鸥鹭乱汀沙。信是招提境,偏开净土花。

练光摇白羽,杯影泛青霞。归棹何须急,明星出若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福上人还青城

明代杨慎

青城三十六高峰,寺在青峰第几重。飞锡曾闻经雪岭,结茅常爱住云松。

花飘香界诸天雨,金吼霜林半夜钟。传语禅关休上锁,虎溪他日会相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波引 勿幕亭、酌泉亭在连州巾山麓

清代朱祖谋

小澜不整。是当日、流杯佳境。翠茵偎冷。野风荡愁醒。

玉濑散空响,定有餐霞人听。自怜才净闻根,又飘落、午时磬。

孤游惯领。倚危岫、云意未定。地炉供茗,对烟绪摇暝。

清泠在山性,肯负辘轳修绠。坐恐一片奁冰,鉴人尘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 浩然胜友生朝

宋代蔡松年

紫兰玉树,自琅霄分秀,悬知英物。万壑清冰抟爽气,老鹤凭虚仙骨。醉帖蛟腾,豪篇玉振,不受春埋没。蓬莱清浅,便安黄卷寒寂。冰簟寿酒光风,宫衣缥缈,犹带婴香湿。老去浮沈唯是酒,同作萧闲闲客。耐久风烟,期君端似,明秀高峰碧。冷云幽处,月波无际都吸。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