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宋代史达祖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裙多忆敝貂裘。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鉴赏

  《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抒写词人在行旅途中对家乡美眷的思念。上阕写行旅中的愁绪,感情凝重,意境深远:“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词人还未到目的地就盼望家中的书信,他仰望长空的大雁,期望它们的足上带着亲人的书简,然而这只能是一个空幻的奢望,苍茫幽远的塞北风云,益发增添了他怀念家乡的忧思。衰黄的枯草笼着黯淡的烟尘,他走一程愁一程,愁绪随着路程的辽远不断增加,正是行程日以远,愁思日以增呵!“帽檐尘重风吹野”,写出诗人长途跋涉的苦况:冷风在旷野上肆虐地狂吹,帽檐上的尘土渐渐加厚加重;“帐角香销月满楼”,则写出诗人孤宿客馆中的寂寞,帷帐香销,月满高楼,深宵辗转,耿耿难眠。

  下阕写家中爱侣对自己的思念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14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

宋代江南雨

主义也如乔达摩,只今孰与證娑婆。世间纵有真经好,堂上偏生歪嘴多。

入耳能详惟语录,凭君不朽亦虫窠。未知万代千秋后,信女善男还几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帝京篇

明代徐熥

文皇定鼎都燕蓟,三辅黄图誇壮丽。九重宫阙何嵯峨,百二山河咸拱卫。

五凤高楼逼太清,六龙御宇泰阶平。曈昽晓日升金阙,缥缈红云拥玉京。

玉京金阙倚天开,隐隐銮舆复道来。云迷翠幰依龙衮,露滴金茎泛羽杯。

平明长乐钟声响,九天日月开仙仗。豸史台中晓听乌,虎贲阶下朝鞭象。

月照彤墀环佩齐,风生青琐旌旗飏。高台突兀比章华,上苑纡回同博望。

我家京洛何煌煌,山河锦绣轶隋唐。断发文身俱稽颡,雕题黑齿尽梯航。

三载公车计偕吏,严乐邹枚乘传至。黄纸承恩金马门,绿衣锡宴慈恩寺。

敕赐当街上五花,金鞭络绎更堪誇。市中春色浓如锦,身上宫袍烂似霞。

妆台舞榭层云里,粉白蛾黄兼皓齿。怙宠翻令女伴憎,承欢却得天颜喜。

更有中涓美少年,朱颜白晰珥貂蝉。当筵解唱霓裳曲,出直常挥碧玉鞭。

一代豪华称戚里,回天转日谁能比。薄暮酣歌阊阖门,平明取醉新丰市。

繁华三五上元灯,蜀锦吴绫结作棚。任从玉漏催银烛,不顾银河转玉绳。

马上佳人金络索,筵前公子玉壶冰。悬得华灯灯七宝,搆成绮阁阁千层。

中宵露冷罗衣湿,姣童两两当筵立。夜永宁愁凤脑残,宠移岂顾龙阳泣。

侯家绣柱玉盘龙,朝朝鼎食奏歌钟。翠翘金凤三千队,画阁雕阑十二重。

绣枕春宵开菡萏,罗帏夜月绚芙蓉。五侯七贵豪华客,油壁香车过柳陌。

花前调笑片时春,百万黄金轻一掷。春风日日恣遨游,北里南邻乐未休。

玉颜到处堪回辙,珠箔谁家不上钩。青钱多买醉,红袖暗藏阄。

投来青玉案,费尽锦缠头。蹁跹红袖人如玉,艳舞娇歌欢不足。

琥珀深杯醉玉楼,珊瑚宝树罗金谷。灼灼桃花两颊红,娟娟柳叶双眉绿。

愁萦弱水远重重,梦绕巫山高六六。王孙公子好游閒,往来射猎向西山。

驱将鹰犬垂鞭去,射得狌狸带箭还。九衢三市相迤逦,车尘白日连天起。

六郡良家尽锦衣,四方贾客多纨绮。锦衣纨绮竞豪奢,结侠追欢意气赊。

论交半是萧朱辈,托命多于赵李家。华堂宴会春风绕,一派弦歌声袅袅。

香气频闻宝鸭薰,漏声忘却铜龙晓。春来春去自年年,听尽笙歌与管弦。

但知芳草春风满,谁识莺花岁序迁。自古奢华岂能久,转眼红颜成白首。

往日堂前罗异花,于今门外生衰柳。世事悠悠未可知,桑田沧海须臾期。

金张许史今何处,富贵骄奢空尔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寄罗孟昭 其二

明代杨士奇

茅舍疏篱护土阶,石梁流水绿于苔。吾家东里真相似,会儗归时候子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晚小集寿门出藏茗洞庭春饷客分体得六言 其二

清代梁启心

此乡大好鱼舍,何年更富茶租。准办布帆十幅,共尔春风五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宋代晁补之

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