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红衣·簟枕邀凉

宋代姜夔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每日在竹枕席上乘凉,抚琴读书打发时光,即使睡醒了也觉疲惫无力量。用泉水细细地清洗,用利刀将鲜甜的瓜果切劈。我每天精心地安排着自己的生活,可我比杜甫寂寞,不能隔着墙头把酒索,又有谁会来问候我,我不是那城南诗客。家中孤寂冷落,西风微寒,落叶的柳树,哀鸣的老蝉,都在告诉我已经到了秋天。
眼前拱桥如月,湖堤漫长,鱼儿随波嬉游,湖面飘着清香,荷花却已半数凋零枯黄。系船登岸遥望故乡,在那茫茫天际的北方。可惜在这水岸沙边,不能与旧时的美人一同游览。想问什么时候才能同赏,眼前这水乡湖塘秋日的风光?

注释
枕簟(diàn):

鉴赏

  姜白石词素以深至之情为体,以清劲之笔为用。这首《惜红衣》词,颇能见其特色。

  白石词多有序居首,此词亦然。小序述作词的起源。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丁未),白石依萧德藻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吴兴水乡,北临太湖,境内有苕、霅二溪,溪水清澈可鉴,屋宇的影子照入湖中,好像水中宫殿,故称为水晶宫。但言上白石感触最深的,还是吴兴荷花茂盛清丽。故在序中强调引用陈与义居吴兴青墩镇时写的《虞美人》词句,对荷花加以赞美。

  接着,记述丁未夏天,白石自己游吴兴之弁山千岩。“数往来红香中”一语,正印证着陈词“一路荷花相送”之句,文情隽美。荷花给予白石之感触极深,白石遂作此词。调名《惜红衣》,借取惜荷花凋零

  
姜夔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3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花子

近现代谭献

曲曲银屏画折枝。檐花欲笑向伊谁。楼上轻寒罗袂薄,最相思。

频拂粉绵鸾镜暗,乍调筠管凤箫迟。绿鬓徘徊浑不是,少年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桓温府为郗超王珣语

魏晋佚名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尊师归湖州

唐代司空曙

烟芜满洞青山绕,幢节飘空紫凤飞。金阙乍看迎日丽,
玉箫遥听隔花微。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古

宋代释斯植

欲寻仙阙觅仙丹,仙在瀛洲缥缈间。
一自祖龙东去后,更无人到会稽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昌化陈孝子传

元代张翥

百丈山前妾逢主,礼贤镇中子逢母。三十馀年昨日同,白发相看泪如雨。

阿㜷去时未断乳,儿壮得知心独苦。清湖老妪天所留,逆旅主人神使语。

归来桑竹溪之浒,妇前持觞儿起舞。双瓜生祥表秋圃,岂用旌书动官府。

吴人买妾纷莫数,岁满母归遗子女。巷南巷北不相觅,况复山川两脩阻。

呜呼千秋复万古,孝子之名在寰宇。世上滔滔忘母人,不愧唐昌一抔土。

姜夔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