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元代王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写雪 梅花 咏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种风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细一看不是雪,因为雪无香气,风吧香气吹得四散。
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注释
风流:风度、标格。
一家制作:意指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萼:花萼,这里指的是花瓣(因押韵关系用“萼”字)。
细看不是雪无香:仔细一看,不是雪花,因为雪花没有香气。
着(zhāo):等次。
薄(báo):厚度小的。
散彩:放射出光彩

创作背景

  早春时期,词人外出游玩,途中观赏到梅花的精致与雪花的灿烂,因而兴致大开。于是词人借物咏志,写下了这首词。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之词,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词一开篇,就是指点江山、直抒胸臆。与众不同的是,他不是只咏雪或只咏梅,而是花开两朵、两朵俱美。一会是一个平台上的比较,一会是各自舞台上的辉煌;既各有高低,又各有所长。从篇章角度分析,上下阕的结构是一致的:一二句,先立主旨、总领全段;三四五句,以鲜明意象,比较二者异同;把这异同的典型特征,完全袒露在作者笔下、袒露在读者眼前;其中的对比手法,恰好也照应了主旨。这样的结构意图,就是抓住雪与梅的同与不同:上阕的“全似”,下阕的“不似”,这就全面的比较了两种风流。

  从段落到全篇,这首词大体可以分出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起:两种风流,一家制作。承: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

  

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3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谷书院得东字

明代庞嵩

泉瀑双飞挂玉虹,巍岒曲抱云门东。天开胜地尘寰别,人入贤关正路同。

水石坐忘形迹外,药苗时养息存中。乘风欲驾凌云艇,细访江门把钓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丰城剑江驿怀西塘岳翁二老之作

明代张天赋

炊臼堂年以塞翁,乔门喜我更乘龙。庭闱菽水春生色,宗庙蘋蘩岁献恭。

冷暖半生多阿母,显融此日忆先公。剑江佳气冲牛斗,斜倚孤篷诉寸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陵怀古 其二

清代吴敏树

莽苍江山百战昏,兴亡何只两东门。梁家偪泰那须惜,高氏崎岖未足论。

独许兰成沿宋宅,思招子美合湘魂。前朝相国犹人杰,目极艰难感激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遣二首 其二

元代杜仁杰

畚筑家园手自操,虽无多景足偿劳。十年种竹翻嫌密,一日栽松恨不高。

是处求田消二顷,尚谁有梦到三刀。得名身后良痴计,尽拟浮沈付浊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澄江八景 其四 孤山钓月

元代俞远

大江春石是孤山,山下渔人戴鹖冠。花发广陵忌捩拖,水吞云梦好持竿。

珠光电转龙堂昼,玉屑空飞兔臼寒。一曲菱歌歌遽止,冯夷按节鼓狂澜。

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