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从天上来 退隐

元代王旭

绿鬓凋零。看几度、人间春蝶秋萤。天地为室,山海为屏。

收浩气、入沉冥。便囊金探尽,犹自有、诗笔通灵。谢红尘。

且游心汗漫,濯发清泠。

平生眼中豪杰,试屈指年来,稀似晨星。虎豹关深,风波路远,幽梦不到王庭。

任浮云千变,青山色、万古长青。醉魂醒。有寒镫一点,相伴荧荧。

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3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朱智叔鹿鸣席上

宋代陈师道

三楚风流秀士林,英词从昔动修门。
充庭初识苍龙础,赐醴行沾白兽樽。
已上荐书轻一鹗,更凭诗力化群鲲。
千年辽鹤空城郭,谁见朱公有异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李常伯

宋代王令

人从东南来,忽得连纸诗。
行义不赫晔,名声无萎蕤。
虽尝误见辱,旋则拜席归。
别久谓已忘,不图犹记之。
长封大书字,顾我已忸怩。
开縢把之读,推与果失宜。
剥虎蒙羊猪,借使出类奇。
见豺先自奔,遇豢还群随。
是故古之人,为己贱若斯。
有闻未之行,季路终不嬉。
名浮过所实,孟氏耻以非。
今而承所赐,乃此亦可噫。
贤者宁过哉,当是我有欺。
忍愧读终篇,喜惊改肝脾。
咛咛教诲言,举举仁义辞。
初令探本根,喻以海与池。
乾坤老六经,遗编烂孔姬。
尚恐惑异说,教之无迁移。
强闻终日乾,仁不三月违。
卒以二者终,要我勉不疑。
百诵百再拜,下泪如挂糜。
交朋百愚谀,此语闻之谁。
忆初从粹翁,睡耳忽得提。
震惊破百昏,寐觉悼前迷。
今而去之久,茅塞心丛茨。
骤承夫子言,快斧加芟荑。
旧秽忽划削,新除坦平夷。
念当不舍去,戴服同冠衣。
犹恐免袒间,复作须臾离。
且将鑱之心,不止涅之皮。
二者苟一能,终死庶不遗。
平生苦嗜诗,此篇况骤驰。
喁哦夜不休,齮嚼午忘饥。
仰嗟天骨雄,俯叹人莫为。
星明有常高,日圆无食亏。
读久口益嚵,舌软涎流垂。
想当措意初,嚼云吐虹蜺。
唇牙哆华鲜,肺肠涌光辉。
故其纸上言,飘有霄汉姿。
何可对酬谢,约海量珠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林霏轩

明代王汝玉

忆昔放舟苕霅间,青鞋竹杖登弁山。山春日霁晓光薄,巫女绿湿双螺鬟。

深林无处觅僧寺,衣上纷纷带空翠。却寻樵路到樵家,彷佛潇湘问山市。

十年高卧吴山秋,每看烟霏散复收。东南佳趣满胸臆,人生何必穷仙游。

自从候曙朝金殿,天上神仙几亲见。龙楼凤阁綵云中,紫盖黄旗蔚葱茜。

山人忽寄林霏图,轩居冷荫青扶疏。层阴浓黛数千顷,清润逼帘秋气虚。

翻然便欲动幽兴,独抱瑶琴访萝径。同是烟霞社里人,相逢不必通名姓。

时清未敢归林峦,吴弁群山空画翰。满目晴光春欲染,缄诗先和松风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继荣上人求无本庵颂

宋代程公许

自性元来一法无,更于何处著工夫。横担拄杖长安去,才出门时尽坦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夫石

元代郭翼

亭亭望夫石,化石石作心。丈夫无死节,妇人那可轻。

山花满头云作衣,日日望夫夫不归。夫不归,泪如水,至今水流流不止。

王旭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 2019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